没有人想到这次带兵奇袭丹凤门的人会是辽王府的薛继宗!就算是武则天也没有想到一心为民的辽王府一系,会现这么一个另类。
薛继宗虽然从来没有带过兵,但是他本人却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大将之才,为人也算正直,只不过,他却终归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李隆空,就像是一座大一般压在薛继宗的心头,让他无力反抗,就在他准bèi
接受命运的时候,却意wài
的从李隆屹的口中得知了这样一个动乱。薛继宗知dào
这次李治发起这一场针对武则天的动乱,为的就是要灭杀武则天,重新夺回本就属于李唐的江山。
机会,天大的机会!让他可以与李隆空堂堂正的对决一次,决定这年青一辈第一人归属的机会!薛继宗知dào
李隆空此次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因为李隆空的一切都是武则天给的,没有了武则天也就没有了现在的临淄王,也更不会有以后的临淄王。
虽然薛继宗最终选择了站在李氏皇族的这一边,可是他的心中却并不平静,薛家的祖训一直都缠绕在他的心头——薛家子弟,一生当为天下百姓而战,当为大唐而战,绝对不参与无聊的内耗。可是,若是让他退出这一场争斗,他却也不愿意。因为他知dào
,他想要的是什么,一直以来,他最想做的事情便是与临淄王李隆空一较长短,看一看到底谁才是年青一辈的第一人。
故此,他很矛盾、也很彷徨。薛继宗的本意只是想与李隆空来上一场公平的对决,可是现在却变的有些骑虎难下了。丹凤门这一战,纵然不是出于薛继宗的本心,薛继宗也非打不可。因为薛继宗不能逃避,他的身后是整个李氏皇族,他一旦逃避就相当于站在了李氏皇族的对立面,辽王府也就失去了中立的资格。他的举动也会给辽王府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他来了,也打了,而且是全副身心地投入了指挥作战之中,带着他辽王府的五千精锐边军全力狂攻由五千余千牛卫把守的丹凤门。饶是薛继宗家学渊源,其麾下也是经过严格训liàn
,并且久经战阵的精兵,却也打得艰辛无比——
因为对面的千牛卫也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的千牛卫可不是后来的那些千牛卫仪仗队。在同等兵力,又占有宫墙之利的前提下,倒也是死死的挡住了薛继宗的狂攻,虽然有些吃力,可毕竟也是挡住了。任凭辽王府的子弟兵一个时辰里狂攻了七次,数次冲上了城头却始终未能将这千牛卫击溃,每每被这些千牛卫们凭借着地利的优势赶下了城头,虽说数次强攻也击杀了近千千牛卫,可辽王府的精锐子弟兵余羽林军官兵也同样折损了近千人。而且,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辽王府的这些精锐就算全员战死在这丹凤门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