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天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吴王已去,弘智重生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吴王已去,弘智重生(2 / 4)

已经没有保守的意义了!告sù

王爷也未尝不可!”老和尚弘智,顿了一下,道:“王爷可知先皇第三子是谁?”

“吴王李恪!”李隆空脱口而出。脑海中飞快的闪过有关于李恪的一些信息。李恪文武兼备,坚毅刚强,长于韬略,颇具干才。就连李世民也曾一度欲立李恪为太子,并下了“英果类我”的评语,但李隆千方百计想要逃脱庶子的囚笼,一生都将自己沉陷在“陪衬”角色的转换中,他想做经天纬地的大事,可最终却死于宫庭争斗,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李恪实为一个悲情的人物,他最终一无所获。李恪其人一生相继受封长沙王、汉王、蜀王、吴王、郁林王等。可具体怎么死的,李隆空脑海之中还真的没有任何印像。

“没错,老衲的俗家姓名就是李恪!”老和尚弘智点了点头,“不过,从今日起,这个世上就真的没有李恪了,有的只是少林老和尚弘智。身在佛门,却始终不能忘却曾经的俗家身份,当真是罪过。”

听老和尚弘智这么一说,李隆空也就明白,为什么高宗李治能如此轻意的请来弘智老和尚,并且还将少林的十八棍僧也请了过来!

李恪原是个大智大慧之人,只因出身帝王之家,且好胜之心过盛,赛季向佛之心淡薄,至有今日之事。此时,老和尚坐在地上,低声诉说:“如来教导佛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老衲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老衲紧紧系住。焉知不是释尊点化,叫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他回顾数十年来的所作所为,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又是惭愧,又是伤心。

良久之后,只听的李恪又道:“老衲过去诸多得罪,谨此谢过。”说着,又冲着郑大娘合什躬身。郑大娘连忙还礼,却也不知dào

该说些什么!

郑大娘道:“大师要回少林了么?”

弘智老和尚道:“我是要回到所来之处,却不一定是少林。”

“那这皇宫之事,三爷爷也不管了吗?”李隆空有些不解的看着弘智老和尚。

“世外闲人,岂会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弘智老和尚微微笑了笑,想了一下,又道:“王爷,请恕老衲再多一句嘴。王爷今后切莫走老衲的老路!须知争又如何?斗又如何?到头来还不又是一杯黄土。秦始皇一通六国,其势何其胜,然今安在乎?”

说罢弘智老和尚不再理会众人,脚不蹒跚的站了起来,帮几个受伤颇重的少林棍僧料理了一下伤势,然而带着十八棍僧飘然离去!

这一来,李恪大彻大悟,终于真zhèng

成了一代高僧,此后广译天竺佛家经论而为汉文,弘扬佛法,度人无数。成为了又一个传奇,只是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