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话事人> 第二百三十章 恢复初心

第二百三十章 恢复初心(3 / 5)

乡土社会的机制下,并不算多么令人稀奇。

朱知府被林大官人修理这件事,仍然没有脱离上面这个范畴。

但王家和府县官员不一样,王家那可是吴县赫赫有名的本土四大家族之一,王鏊之后连续两代有好几个人恩荫做官,同样属于地方豪强。

这样一个标志性的、看起来不可撼动的四大家族之一,竟然被林大官人逼到割肉投降认输。

这委实让很多人都惊讶,对林氏社团的爆发力有了重新的认知。

收到王家认栽的消息后,林大官人不用再避嫌,终于又进城了。

一方面,是给那些熟人拜个晚年,刷刷存在感,免得因为不拜年被人挑礼。

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告别,林大官人可能再过一个月就要北上去京师赶考了。

其实所拜访的人里,也有那么一个不太熟的人,就是原府衙七品推官、现府衙六品管粮通判刘大人。

当初传言张四维复职,在划分阵营时,刘推官出人意料的站在了林大官人这边,成为府衙主要官员唯一不是余毒的。

之前林大官人与刘大人的交情,仅限于被告和法官的关系。

但这时候即使不那么熟,于情于理也要走动。

坐在通判厅里,林大官人环视四周,意有所指的说:“这通判厅比推官厅略为宽敞。”

新升职的刘通判没有寒暄,带着几分戏谑语气说:“刚才府衙收到了提学官发来的通告,说是提学官将于四月按临苏州城。”

这时代被读书人称为大宗师的提学官,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

而是在全省府县巡行,每到一处便主持考试,考察当地生员和童生。

一般读书人想考取秀才,就要等待提学官按临本地,然后参加提学官主持的院试。

所以刘通判说的这个消息的意思就是,提学官房寰计划四月份抵达苏州城,主持考试录取秀才。

林泰来当即大怒:“往年都是二月份,怎么今年就是四月?”

林大官人之心,路人皆知,都知道林大官人有北上夺取功名的意思。

朝廷选拔人才的会试三年一次,称为京城大比,万历十四年就是一个京城大比之年。

考试时间相对固定,二月份会试考三场,二月底放榜,上了名单就算准进士了。

然后一般三月中旬再举行殿试,决定最终进士名次,产生状元榜眼探花。

等朝廷忙完金殿唱名大典、琼林宴等等新科进士的礼仪性事务后,一般也都到四月初了。

当然以上内容暂时与林大官人无关,对林大官人而言,重要的事情还在后面。

武科考试与文科考试都是同年进行的,但到了四月份中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