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看了李如松的奏疏后,立刻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王少司徒目光如炬的评论说:“赏赐都是小事,关键是借此获得了圣眷,此为大收益也。
万历皇帝叹口气,“你此时说这些做甚?”
但王象蒙没去找林泰来,反而拿着二伯父的帖子,去拜访李如松了。
就是王象蒙提出请林泰来去王家做客的时候,遭到了林泰来的婉拒。
用五百年后的术语来形容,就像是被“机械降神”了。
在林泰来这里也不例外,直接被请了进去,并坐上座喝好茶。
王之瑶又说:“你这样去请没什么用处,你要投其所好。”
王之猷催促说:“没人怪你,先不要说那些没用的,你还是先想想怎么把人请过来吧。”
李植这是打算采用攻击李如松和林某品行的方式,来否定李如松这份奏疏,然后进一步打消皇帝因为这份奏疏产生的倾向性。
所以我礼送林泰来,已经是足够忍耐和克制,并不是礼数不周!”
其他人则感到,这趟算是白来了,扈从大臣谁也没能在皇帝心里上分。
在他想来,奏疏是李如松写的,想要破解其中玄机,或许从李如松这里也能问出来,又何必去求林泰来。
万历皇帝退朝前,又下旨道:“李如松进言有功,升为都督同知,领双俸禄,赐飞鱼服。林某.”
辈分最低的王象蒙生无可恋,嘀咕说:“连你也埋怨我?”
王之猷感觉到老二哥的情绪有波动,为了安稳住老二哥,转头就对王象蒙喝道:
“那天你出门迎接林泰来,为什么没有把林泰来请进家里?”
皇帝回京城,必然要组织百官去城门口迎驾,负责礼制的礼部最先得到确切消息。
陛下你到底怎么了?是真吃错了几斤药,还是鬼上身了?
“只是断了一条腿而已”这么三观炸裂的话,陛下你也说得出口?
万历皇帝继续说:“林泰来赏银百两,绢五十匹!”
王象蒙质疑说:“阁下刚到京师,就有很多事务?”
林大官人不咸不淡的说:“这几日诸事缠身,等我得了空,再行登门造访。”
李植顿时急眼了,恳请道:“陛下三思!大峪山实非吉壤!”
再说前几天,林泰来确实是与李如松一起出现和离开的。”
李如松表示,他也不懂自己到底写了个什么,其中奥秘只有林泰来本人知道。所以恳请大家不要再来问了,他真的答不出来。
但在大臣心里,好像又没结束,因为真正的谜底并没有揭晓,皇帝为什么如此欣赏李如松的奏疏?
申首辅最大的党羽、吏部尚书杨巍在行宫外面,非常好奇的对申时行问道:“李如松奏疏里,究竟暗藏什么机锋?”
心里出现了大量懊恼情绪,又是怎么回事?
送了王少司徒的帖子进去,才得到了一句传话出来。
又回想起来,林泰来走之前说过“送你们王家一点富贵”,还说过“你们王家一个尚书没了”这样的话。
寿宫择址这件事就算尘埃落定,彻底结束了。
便朝着万历皇帝奏道:“李如松在京营,其弟李如柏在蓟镇,兄弟同列京畿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