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山有远亲,人情世故就是这样,避免不了的。
可以理解,大文学家都是性情中人,袁知县可是文坛新兴力量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周巡抚虽然到枫桥这里迎接,但不会陪着林大官人入城,那样就显得过于谄媚了。
袁知县没好气的说:“我到苏州当知县已经四年,这里公务实在太繁忙,我想换个轻闲位置,但却被朝廷拒绝了。”林泰来立刻推脱责任:“这不是我干的!是令尊不想让你离开苏州城!毕竟伱们家粮行和这边生意越来越大!”
左护法张文诧异的问道:“这是为何?按道程今天能赶到城里。”
不然也不会打上扬州盐商的主意,让汪员外出面筹钱。
当然,周巡抚也很清楚,如果不是平庸,朝廷也不会让他来当这个江南巡抚。
身居高位者,真是不能随便乱表态啊!
进城后,船在水道里晃晃悠悠的走了不知多久,看到了熟悉的饮马桥。
愣了愣后,林泰来调侃说:“若周大师早来几年就好了,动工兴建沧浪亭林府时,可以请他指点指点。”
打一百文钱的赌,你林泰来说的肯定是吴淞江下游问题!
临近午时,船队终于抵达了位于城外十来里的枫桥。
所以还是府尊兼亲戚王之猷出面,陪同林大官人回家最为合适。
就是没想到,林泰来一下船就强行引出话题,开始念叨了。
王府尊继续介绍说:“如今中轴大街以饮马桥为界,北段还叫卧龙街,但南段已经改名为九元街了。”
在这时代苏州城的社交礼仪上,比较正式的迎来送往节点都是在枫桥。
这次下半年在苏州,林大官人只想办两件大事,一是启动疏通吴淞江下游旧道工程,二是举办文坛大会。
袁县尊冷哼道:“但家父却说,是你不想让我离开苏州。
下了船后,又抢先几步上前见礼——别人给了面子,自己这边也不能太失礼了。
又过了一会儿,冲天响的喇叭唢呐声音从运河传到了岸上,可谓是未见其船先闻其声。
在历史上直到乾隆下江南时,为了讨好乾隆皇帝才改了名为护龙街。
对疏通吴淞江下游这构想,周巡抚也就是近来才开始听说的,目前心里一点谱也没有,这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刚才真没看出来,周巡抚还挺多才多艺,居然是个风水大师,也算技术型人才啊。
对此林大官人无力吐槽,王十五似乎特别注重虚头八脑的形式主义,尤其在儿子的事情上。
感觉今天自己像是个导游的王府尊不得不又进行解说:“那是两座石牌坊,一文一武,彰示你的伟业。”
王府尊答话说:“现在也不晚,令尊已经请周抚台出手,帮忙重修林宋村祖宅和林氏祠堂了。”
林泰来知道自己九元连魁后,会在老家引起一些物理意义上的反响。
上上任是老来好命的赵志皋,不能比;再上上任是韦巡抚,闹出了抗税风波,被逼到主动辞官,又主动掐死了白手套,才得以安全回老家。
一边说着话,一边弃舟登岸,从正门进府。
说起当今苏州城内水道的拥堵状况,那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