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卢焕龙也知dào
一些关于自己生活年代的历史军事知识,但是那些都只是知dào
个大概,相当于纸上谈兵罢了。更何况,自己对渡河之战这种类型的战争并不是很了解,此类的战争,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相对要少。
自己在书上看到的楼船、蒙冲、先登、舟艇之类的河流上的作战工具,还有其他什么的投石机、强弩之类的,甚至火药之类的,在这里,并没有看到。这里大多都只是一些比较轻型的木船,船上防护的设施很落后,有的甚至是光着身子上阵——就像一艘寻常百姓打渔的小船!
在自己活的那个世界,历史上,早在春秋末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大型的作战战船,比如蒙冲之类的;到了汉朝,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楼船等;到了隋唐、宋代之类的就更不用多说了,船舰越来越大,船上的攻击、防御的武器越来越成熟;再到明代左右,就出现了火药之类的。可是在这个异世界,却什么都没有,完全不一样。
不同的民族历程孕育不同的文明。
也许,在以前自己生活的年代,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战争,那么后来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作战工具。再如,就是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的武器才全面地蓬勃发展。而大周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经成立了两百余年,之前的世界格局也并不一定是战乱,所以,战争对他们来说,十分的陌生。如此一来,卢焕龙反而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
沈正朝问道:“沈丰,这战船布置得怎么样了?”
沈丰道:“禀大将军,南营所有的战船已然备好,在岸边蓄势待发,南营水兵已然准bèi
就绪。”
周军之中,水兵几乎就是在南营驻扎,也就是接近颖南河的大营。经过战前的巩固,如今,周军已然有近五千水兵,战船数百。而战船一般有三十人左右,其中六人左右是水手,剩下的便是作战士兵。面对即将来犯的赵军水军,沈正朝已然派出步兵中的弓箭手,加入水兵之中,加强水军的作战力量,声势倒是颇为浩大。
这天,颖南河南岸,鼓声大作,乃是赵军进攻的信号。
一时间,丘寒武的作战指令,在一层层将士的传达下,迅速地传播到各个屯、队、火之中。进攻的号子已经响起,各级单位在各级将士的具体指挥之下,井然有序地向岸边推去。辎重部队运着战船、木筏之类的,纷纷下河。数十艘类似楼船的战船一字排开,每艘拉开数百米的距离,先行向前拉出一段距离。
这时代虽然没有楼船,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对高档的战船,构造与楼船类似,但比楼船的型号要小,属于指挥船。指挥船有三四十米长,宽约七八米,共有两层。最底层是水手所砸在的地方,两侧是船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