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汉帝国雄风录> 第四十二节 星火(3)

第四十二节 星火(3)(2 / 4)

正义之师地惩罚已经结束了,现在你们就是我国的子民,尽可以放心,大军绝对不会再动你们半根毫毛。

破就不同了,倒如当年吴军破楚都,那可是不分贵贱老幼,全部杀光,伍子胥甚至连死人都不放过,将死掉的楚王都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枭首。

因为破城的话,胜利者就会认为,对方城中已无平民,统统都是仇视自己的敌对军人,对于敌人,完全不需要留情!

所以春秋战国的战争史上,通常会出现这样一副场景,当军队在野战中战胜对方地野战军,包围对方的城市后,主将就会立刻依照传统,向城中送交劝降书,威胁其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除了在边境上与六国军队纠缠之外,其余时刻只要秦军兵临城下,守城将领就会立刻投降,原因就在于此。

各国都城,除了赵都邯郸抵抗过几年,其余那个城市有过抵抗的历史?

而且赵国敢抵抗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王上有都勇敢,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有所依仗,李牧还在,六国还在,他们还可以将希望寄托在联军干涉,李收回援的份上。

再说,秦赵两国,同宗同源,赢家根本就不会舍得让自己的赵家表兄绝子绝孙,这个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其他六国地王族在国灭投降后,统统被贬的远远地,没有半点权利,惟独赵王还当过一阵子代王,后来才被废掉。

刘彻说破,李云还可以认为他年轻,有点好勇斗狠,但是像丞相长史,少府少师这些官员也一个劲地责备李云,干什么不破?

这个就让李云有些纳闷了,这些个大臣可都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支持者,照道理来说,法家喊杀,儒家喊灭,这个李云不奇怪,那一黄老派叫嚷着杀啊,灭地,就有些让李云摸不着头脑了。

看样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现在基因里大概都有着野蛮嗜血的味道。

事实上,内圣外王,这个并非儒家的独有文化,黄老派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基调,只是他们隐藏的比较深,一般将民生大事放在战争之前而已。

试问一下,有那个大臣不希望在自己的任内国富民强,军力鼎盛,有那个皇帝不是以开疆拓土为自己的最大荣耀?《w

w

w.1

k.

C

N》

帝国在匈奴人面前屈服的时间够长了,长到已经让最不喜欢战争的黄老派,都要喊出一个破字来振奋一下民心士气。

想通这些,李云也就理解了刘彻在历史罢黩百家,执意发动战争时没有遇到太多阻力的原因:黄老派一味的退缩已经让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势力感到厌烦,没有人会希望在自己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