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要求的给他自个。咱都给了他底下的人,让他们自个抢去。
朱全忠听着主意,当时哈哈大笑,马上让崔胤办理,如今那是一言堂,效率可是搞得很,没三天,圣旨颁下:西川接驾使王宗涤等以下诸将,赐号“靖难忠勇功臣”都头以下,赐号“两川靖难功臣”,同时,王宗涤赐回原名华洪,进爵“汉中郡王”,司空,同平章事,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宗播、王宗诘均赐侯爵,分任利州防御使、峡州防御使。其余官兵头目,均晋官两级。至于蜀王王建,则是表扬几句,无非是忠勇可嘉之类的话,至于封赏,一个字都没有。
而且,敬翔做的最绝的,就是这旨意根本就不往成都送,而是派使臣直接给送到了兴元府。王宗涤虽说是王建的义子,心里只认王建才是自己主子,可明面上,毕竟自己还是大唐的臣子,圣旨下了,当然是要好好接的。没几天的功夫,汉中之地七品以上的一干文武,都来到兴元原来的节度使府的大堂,按照规矩,摆了香案,天子使臣面南背北的站着,高声宣旨,汉中文武,听的天子封赏赐号,这中低级的头目官员,听了赐号封赏,个个是兴高采烈,这前面的三个人,则是心情各异,王宗诘满心的嫉恨:都是一样的蜀王义子,他是接驾使,我是副使,怎么他是郡王,我才是个候?况且,这一道的节度使可比我这一州防御使搞得太多了吧?还司空,同平章事,这和义父,除了爵位上低了一级,那其他可都是分庭抗礼,一点不差呀!
王宗播则是满心的狐疑:朝廷这旨意下的,我们倒是都升官了,虽说王宗涤封赏那是厚重的多,可这个人家也配,毕竟是一军之帅,功劳是明摆着,谁也比不过去,这朝廷还挺大方。就是不知道义父啥也没捞着,会咋想。
王宗涤听了旨意,可是心里大惊,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来:谁这么毒?这离间计用的,光明正大的来,这分明是要挑拨我和义父的关系,义父派我来打仗,出兵、出马、出钱粮,仗也大了,地盘也占了,可这官、这地盘咋都成了我自己的了。别说义父本就不是啥很大度的人,就是咱自己,换到哪位置上,这也不干呀,何况那些义兄弟们,那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本来自己就因为功高,遭兄弟们嫉恨,这下,又是封官,又是进爵的,再让我改回原名,这帮家伙还不急红了眼?有这帮家伙在后面蹿火,蜀王能放得过我才怪。这是谁的馊主意呀?这明面上好像是在捧我、抬我,实际上,这可是在往死里整我呀!
各怀着鬼胎,听完了圣旨,下面的文武,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山呼万岁,领旨谢恩。这一大帮人,也就前面三个没有吭声。不过这种情况,就算三个人不吭声,那也算领了旨意。使臣将旨意交给王宗涤,满脸的笑容,一拱双手,道:“恭喜华王爷,此次王爷领兵北上接驾,劳苦功高,不愧是国之栋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