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庄子的故事> 第120章 盛世用儒

第120章 盛世用儒(2 / 3)

廉、耻”作了一下解释,说,在乱世的时候,这些都是束缚别人思想的枷锁。生逢乱世,生存是第一位。

“……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我们才能尽一个子女的孝道,孝养双亲。悌也一样!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我们才能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自己活着,才能做到一切。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纯粹地只为了自己活着而不去尽孝,不管父母、兄弟姐妹们的死活,甚至!还陷害父母和兄弟姐妹……

孝要讲,但是不要太过分了。过犹不及,过分地宣扬,就会让一些父母不顾儿女生活的艰难,把儿女当成奴役的对象,不把他们服侍好了他们就说你不孝如何如何地……

忠!也不是教条主义的忠!我们对谁要忠?而不是无条件忠,对敌人也忠!世人和一些儒家弟子都喜欢‘死忠’……

信也一样!我们要对可信之人信,而不是对敌人信,对不了解的人信。我们先以小信示人,试探对方的诚意,对方有没有信。当值得信的时候,我们才能信。而不是一些儒家弟子和世人那样地教条主义,以‘信’来指责别人、要求别人!

礼!我们必须遵守礼制!但不是流于形式!礼要由心而发!而世人和一些儒家弟子们,则是多流于形式,用于指手画脚,充当道理模范评判家……

义!义气、正义!但是!一定要在不危及自己生命的前提下,要心里有义,而不是表面形式。更不要用义来指责别人,而自己心里根本没有义。

世人和一些儒家弟子,喜欢宣扬、劝导别人去为了义、为了名而不顾生命,这也是要不得的!这是劝别人去送死,把别人当傻子耍,不珍爱别人的生命。

生命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心里要有义,但并不一定就要实现出来,因形势而论,不能一概而论!当我们义不容辞,无法避让的时候,是可以站出来的。舍生取义,也不是不可!

比如说,我们道家的护法士,他们就是没有人劝导他们去当护法士的。都是他们自愿去当护法士的,愿意为传播道法奉献自己的生命。

千万不能教条主义,而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廉!是指廉洁。要做一个有廉洁的人,不要有贪心,占便宜之心,不属于自己的东东千万不要。钱财身外之物,要那么多做什么?你能吃多少?用多少?你说用来花?用来挥霍,你说你折腾什么?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你折腾什么,结果却招惹世人骂或者因此而送了命,值不值?是不是?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一定要改。犯错误也不是坏事,一个人犯了错误,有了羞耻之心,就知道自尊、自重……”

杨朱故意没有把儒家讲全面,让大家在原地等着他。而他!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