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孔子说:“你的悟性很高,理解的很透彻。我再引申下,让你更深刻地理解。
无论你到了哪里、在什么环境下、与什么人打交道,你都不要把自己当回事、不要把自己当存在。不要把面子、利益、自尊、名誉等等地当回事。能够融入这个圈子,就尽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能融入这个圈子,就赶紧离开,换一个环境。
要做一个开放型的自我,不要建立个人堡垒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就把自己当成一所空置的房子,什么人都可以容得下。为什么要开放到这个程度呢?把自己当成一所空置的房子呢?你就把这一切都当成迫不得已、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我们为了生存下去,才不得已而为之。
你要是这样去做了,你就差不多接近道了。你就可以在那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并且混得很好。
不走就不会留下痕迹,只要走了就会留下痕迹。人生也一样,不可能不与人处事,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交往。与人交往就会留下一个人的痕迹,就会暴露一个人的品德。一个人被人指使、受人差遣了,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就会伪装,避免自己吃亏。可是?当我们面对苍天的时候,苍天有眼,我们都暴露在苍天之下,无法伪装自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如果把天地比作一张大网的话,万物都在其中,一个都不会遗漏。)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真实地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更有利于我们生存,有利于我们在任何环境下生活。
只听说有翅膀才能飞翔,还不曾听说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依据的,人也一样,人的品德是依据一个人的行为而来的。只听说一个人对某个事物很有研究,他才是真正地知道、了解这个事物。还不曾听说到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根本不了解,也没有去研究,他能知道、了解这个事物的。
(与世隔绝,无知无欲,怎么了解社会?怎么能够更好地生活、生存?)
看一看面前的虚空,想一想自己的内心:里面是不是也像面前的虚空那样,一无所有。如果还有,赶紧把它清空,包括让你开心的喜事。如果无法清空内心的想法,还在胡思乱想,那就叫“人在心不在”、心不在焉。
如果我们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不需要经过思想就能判断出是非,一切止于耳目不需要用心去想,空出我们的心房。如果我们能够达到这样地境界,那么!我们的心房里面,还能有什么东东容不下呢?如果我们达到了这个境界,只会神鬼都会来依附。
当然!如果我们想达到这样地境界,是必然有依据的。我们必须知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