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之势吞天下> 第四十四章 赵府惊艳 边关告急

第四十四章 赵府惊艳 边关告急(1 / 4)

“大小姐,你终于回来了”,王楷见到吕绮玲,百感交集,“不知老主公怎么样了?”

“下坯一战后,我和父亲失散了,就再也没见到他了”,吕绮玲也有些伤感。

刘循为大家一一作了介shào

,将领们才知dào

眼前这位美貌如花,英姿飒爽的女子就是吕布的女儿,怪不得如此了得,原来是将门虎女。

“剪烛书院要招女兵了”,人们奔走相告,这又是一个爆zhà

新闻。

经lì

了最初的犹豫之后,人们慢慢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来报名的女子络绎不绝。

她们中有小家碧玉,也有少数大家闺秀。

世家大族把女儿送来,存着与其他大家族联姻的想法。

另一方面,这些女子因为从小受过训liàn

,往往武艺高强,想像男子一样驰骋沙场。

寒门地主把女儿送来剪烛书院,则有攀高枝的意思。

当然,更多的是贫苦人家的女儿,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主要是抱着把女儿送到书院,解决衣食住行的心思。

这支娘子军,成了剪烛书院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这也成了封建卫道士攻击刘循的口实。

书院已开始为刘循带来好处了。

首先是马钧不负重望,被任命为剪烛书院的副院长后,同弟子们一起,发明了一种用于灌溉的工具“筒车”。

刘循亲自看了一下,发xiàn

这种“筒车”比传统的灌溉工具效率大大提高,当即重重嘉奖了马钧和他的弟子们。

在刘循的大力推广下,筒车在洛阳大力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繁荣。

没多久,马钧又改进了掷石车,让它变得更加实用轻便,让刘循军队的这一秘密武器实用性更强了。

这还不算,马钧还发明了一种连弩,可以连发弓箭,威力比传统的弓箭大了好几倍。

刘循马上看出了这种连弩的价值,迅速把它装备到了军事上,作为军事机密,对外秘而不宣。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连弩在战场上会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剪烛书院的一名学员,发明了一种灯,夜间可以升上天空。

这种灯用于夜战时的通迅,有极大的价值,夜战时传讯不便,如果用这种灯传讯,老远就能看到。

那个学员叫孔明,刘循就把这种灯命名为孔明灯。

先进的传讯工具太重yào

了,几次料敌机先,抢先一步制住敌人,刘循靠的就是先进的传讯工具,对此他深有体会。

就在不久前,在郭嘉明明已策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