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阀> 第二百四十四章 汾州大战

第二百四十四章 汾州大战(2 / 5)

劲握了一把。徐卫发现,四哥双眼通红,腮帮鼓动,一个字都还没说出,两行热泪却已顺颊而下,,

不多时,军中同袍得到消息,纷纷赶来致哀,甚至包括姚平仲。徐彰这几年可以说是国家柱石,军中领袖,以老迈之身数掌兵权,从陕西打到中原,从河北打到山东,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西军第一虎将的名号并不因其年老而有丝毫褪色。这,足以为行伍中人楷模。

当日,何灌得到消息后,也深感震惊,当面向徐家兄弟致以哀悼。按朝廷制度,父母去世,文武官员都需要“丁忧守丧”可现在徐四徐九都是统军大将,而且出兵河东在即。何灌斟酌之下,将徐胜“夺情。”许徐卫“丁忧”命其速回大名操办徐少保身后事。

身为武臣,自然唯军令是从,徐胜纵然悲痛万分,也只能嘱咐弟弟好生料理丧事。徐卫简略安排军中事务之后,当天就起身,直接走河东,在孟阳渡河,经京畿路赶赴大名府。

六月初二,徐卫经魏县李固渡过河至大名,未到城,便见百姓家家服孝,有人望东拜泣。,

入城之时,只见士无斗志,满城悲戚,甚至有人望天号哭。

原北京留守司衙署,白幡林立。门外卫士皆服素。徐卫徐荣一行直奔到府门前停下,一徐府老仆望见徐九,大哭而号道:“九官人回来了!”

徐卫紧咬着牙大步往里闯去,刚入府门,便冲出徐洪,士卒蜂拥而上。替徐具穿上素服,系上白布。可他一步也没有停,见到五哥也仅仅是微微点头。

徐彰的灵堂庙在衙门的大堂之上。当徐卫闯进之时,只看到一块牌位,“故少保徐公讳彰之灵位。”徐卫一见,扭头问道:“我父何在?”

跟在他后面的徐洪叹了口气。声音嘶哑道:“叔父遗体权屏于城中白马寺,朝廷已下恩诏,准叔父暂葬京师,”太平再回葬桑樟。徐卫听罢,扭头就击,当场众必洲划池厉害。无人敢拦。

徐彰是朝廷要员,即便去世,也不能随便安葬,要等到皇帝亲自下旨。因此,徐洪身为侄儿,在徐胜徐卫不在的情况下代办丧事,暂时将叔父遗体停放在寺庙石室之中,称为“权屏”。徐卫戴着孝,领着兵。匆匆走在大名城中。百姓见状。纷纷侧目,待得知是徐少保季子徐九归来时,都感念万分。

入了白马寺,徐卫留下卫士。独自一人在僧人引领之下,入寺后塔林。于西壁有石室一座,徐彰的灵枢就暂时安放在此处。当时,石门已封,外设香案,香灰纸烬堆积如山,不难想像权屏之礼时的隆重。

徐卫摒退了所有人,缓步走到香案之前,取过三柱清香焚上,置于头顶,俯首道:“爹,儿皿来了。”从听闻噩耗那一刻时,就连杨彦马泰都哭得稀里哗啦,可徐卫没掉过一滴泪,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忍得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