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宋阀>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国演义

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国演义(3 / 5)

国,大宋皇帝是我们大金皇帝之兄,你们陈兵夏境,是想威胁大宋么?真若如此,我们大金绝不会坐视不理。萧朵鲁不立马向国内的萧太后和辽主禀报,说宋金关系日渐暧昧。完颜亮就坚持这种外交策略,示好大宋,挑拨大辽,决不让他们穿一条裤子。

而另一头的辽国也没有闲着,一代枭雄耶律大石死后,他的妻子萧塔不烟称制摄政,这位萧太后算得女中豪杰。并不因为是女流之辈,就忘记大石未竞事业,仍以复国为念。派萧朵鲁不任夏境总管,就是先打头阵,经营好这个前沿基地,以便大军异日东征。

此时的大辽,已经平定了西域诸国,成为中亚霸主。可追随耶律大石西进的契丹人、奚人、汉人都念念不忘东土,他们似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西域再好,终究比不得家乡,这里只是个歇脚的地方,早晚,还得回家。哪怕人回不去,魂也得回去。

与西军共同灭亡西夏,使得辽人复国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有了西夏的土地作为通道,他们再也不用横穿茫茫沙漠,极大地缩短了攻击距离,这在军事上是非常珍贵的。虽然大宋的背信弃义,使辽国丧失了一个强援,但辽国上下还是认为,宋军是绝对不可能与金军一道来针对辽军的,毕竟,他们的土地还被女真人占着。再加上,金军几次对宋作战失败,国力受损,军威受挫,这些辽国都看在眼里。…,

此外,精明的萧朵鲁不也向辽廷报告称,在考虑对宋策略时,一定一定不能忽视坐镇川陕的徐卫。此人担任川陕最高长官多年,苦心经营之下,秦蜀俨然已有藩镇之象。徐卫是宋辽结盟的主导者,宋廷摒弃同盟,也非出自他本意。辽廷遂指示萧朵鲁不,在合适的前提下,尽量搞好与徐卫的关系。

宋辽虽然不是同盟,但也不是敌人。在宋金缔结和约以后,宋辽的边境贸易仍旧在展开,互市也未受影响。尤其是萧朵鲁不上任以后,更扩大了规模。

至于大宋,就显得有些另类了。皇帝懈怠朝政,军国大事,由两大宰相裁决。而这两位宰相的职权完全重叠,纷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哪怕折家和徐家原来关系还不错,可一旦同朝为相,就好比二女同嫁一夫,没有不争风吃醋的。

徐良因为声望高,根基深,往往处于上风,可折彦质也不是易与之辈,短短时间就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而且日渐强大。

徐良在太上皇赵桓寿诞之后,提出了一个构想。简单地说,就是还都东京,经营中原,时机成熟,挥师北伐。当然,这是一个主战的策略。

折彦质也是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可他却反对徐良的提议。首先,还都东京,就违背了宋金和议,这样不好;其二,中原饱受中乱之祸,百业凋敝,户口减少,经营起来很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得慢慢来。

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