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这些人感到震惊的是……
东瀛木下怜雨,美利坚乔伊斯·格里芬,俄罗斯约翰·克里斯洛夫……
印渡雷纳·瑞迪,德国诺伯特·安东尼,法兰西加斯顿·路易斯……
这些单人入选者,都做了和颜安青类似的事情,通过不同途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言辞各有不同,有文雅的,有粗鲁的,有不屑一顾单词回复的,也有长篇大论嘲讽诺奖评议会的。
可本质上,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所表达的内核,却如出一辙——诺贝尔奖?不约!
不过,那些被团队提名的候选获奖者们,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给诺奖留下了最后一丝颜面。
诺奖评议会究竟做了什么?
为什么遇到这种情况?
脸都快要被人家打肿了!
看这样子,诺奖评议会像是几乎把各国的生物和医学研究方向的大佬们全都得罪光了?
如果它身上的神话光环被摘下,不再被业界大佬们广泛认可,那么,它就只能和普通的慈善基金会相提并论,位格不知道要跌落几个档次。
虽然诺奖评议会早就预料到了可能招致的反对,却没想到这群人反抗的这么激烈!
孔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在评议会眼里,颜安青就是带头挑事的刺头,那个始作俑者。
心里愤恨的要死,却不得不低头认怂,甚至连狠话都不能放。
实际上,评议会成员们也觉得很委屈,他们只是负责干活的罢了。
虽然诺奖评选的原则上,对外宣称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
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现实世界,不存在空中楼阁,至少目前如此。
人活在社会里,而诺奖评议会,是由一个个活人组成的。
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发展,颜安青不再关注。
因为他的视野边缘,已经蹦出一只肥嘟嘟的小熊猫。
显然,第30个成就要出来了。
第三环主线任务,即将完成。
在完成任务之前,颜安青打算做个小实验。
他快步走向早已准备好的电子秤,平稳站定。
这是目前阶段最精准的科研级装置,以克为单位,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颜安青站在秤上,观察到……
保持静息平稳状态的自己,体重数值无时无刻都在减少。
呼吸和汗液蒸发,都会导致体重减轻。
速率很慢,却真实存在。
这些体重变化,被数据真实反馈出来。
“恭喜玩家获取成就【逆向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