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长的对手

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长的对手(1 / 4)

wwwcom,更新最快的小说网!

PS:这方面的存了不少稿子,但内容确实有些不妥,只好忍痛放qì。

顺利返回住处的董振福和吴琳琳夫妇没有太多的时间平缓心情,他们不得不在警察局做完笔录后就立kè

返回工作场所。整个玉门油田都顾不上外面的腥风血雨,沉重的生产任务压得他们喘不过起来,即便如此,上面还是一个劲的要求加大产量、加大产量!

从投资拉动,到战争拉动,华国的经济没有一刻停歇,完全以疯狂的速度上升。昨天还是一片荒芜,今天可能就是一块工业区或者养殖场,昨天还是庄户农汉,今天就成为一名卡车司机。疯狂的工业化吞噬了海量的石油,石化工业、交通运输、军方对石油的需求没有止境,国内几大被开采的油田难以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

从纸面数据上看,国内的油田不少,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榆林油气田、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还有正在兴建的大庆油田,正在研制的海上********开采近海原油。但这些油田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科威特的大布尔干油田,油质差、埋藏深、开采难度高、储量小都是无法规避的客观因素,说到底,远东大陆是一个贫油的地区。

问题是作死的英国人开始限制华国在大布尔干地区开采的原油往国内运输,他们掌握着关键的运输节点,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利用这些节点,英国人故yì

给华国石油运输船制造障碍,对于他们来说,一点小手段就能给华国造成大麻烦。

老毛子倒是有自知之明,他们不敢得罪华国。战争时期,沙俄需yào

海量的物资,供应前线几百万军队,单凭国内的工业,根本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别的不说,但是枪械和弹药就无法满足,每天都有满载物资的列车从满洲里等边境口岸进入沙俄,两国的铁路已经接轨,从上海出发的列车可以直接进入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条生命线、大动脉与华国铁路接轨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沙俄太需yào

华国的物资了,没有华国就近出售物资,沙俄的士兵很有可能几人共用一支步枪——而这也是德国最诟病华国的一点,他们已经无数次向华国抗议,可惜没有多少成效。

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尼古拉二世当然不会主动招惹华国,他只能将对华国的仇恨暂时压下来。甚至还得巴结华国,配合默契的将秋明油田出产的石油运往华国,那座大型油田给了尼古拉二世很大的惊喜,短短三年多时间,华国人就将这里建成全俄罗斯最大的油田,产量达到了巴库石油区产量的三分之一。拥有百分之十股权的沙俄利用石油换取华国物资,大大节省了购买华国物资的开支。

一个秋明油田满足不了华国的胃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