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二百二十章 各归各家

第二百二十章 各归各家(2 / 3)

在张昭等谋士的建议之后,将夏丘国撤销,重新设立下邳国,下邳国首府下邳城。但是新的下邳国与原来的下邳国在领土之后有着很大的改变。首先,地域划分上,原本的两个郡错综复杂不利于规划发展,陶应便重新确定了他们的边界。

新的下邳国与广陵郡则以淮水为界。淮河水以北归下邳国所有,淮河水以南则归广陵郡所有。

行政区调整之后,陶应又决定改革吏治。首先就是将军事与政治分开,每个郡的太守只负责治理地方,这些官职渐渐从比较出色的村吏里逐级选拔。就例如治理地方比较出色的村长经过考核之后,便可以升任乡长,然后镇长再往上就是县令,然后太守。

而军事则与之分开,每一个郡的军事长官由武将担任,军事长官与太守级别相同,一文一武共同治理地方。

这一套政策出来之后,那些读书人便有了用武之地,而习武之人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为了能够争取到真zhèng

的人才到自己的队伍里,陶应仿照后世的考试制度,每年都有一次文考和武考。

文考分为状元、榜眼、探花,武考也分状元、榜眼、探花。这样公平的选拔人才,让读书人和习武之人皆能更好的为徐州效力。

政策一出,一时间徐州下属各城皆读书声朗朗,练武之人也愈加多了起来。

九月的时间里,陶应几乎每天都在彭城,召集着一群文人商讨着国家政策。如今土地多了,让他们变得富庶才是硬道理。然而变富前,有的吃才行。经过这场战争,沛国北边、广戚、东海郡良田尽毁,陶应又得勒紧裤腰带拿出国库的粮食来赈灾。

逃难的老百姓重新迁回去之后,陶应又鼓励生育,这个时代的人口太少了,那么多的耕地都闲置着。而且机械化完全没有,全部靠人,庄家没有肥料,收成还要看天。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落后。

而陶应这三年的时间,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冬季未到来之前,陶应下令全民动员兴修水利。然后砍伐树林建造房屋,将被砍倒的树林开垦城良田。

那些阵亡将士的赔偿金,由于彭城国国库空虚无法赔偿,张昭又出了一个新主意,那就是以良田折算赔偿金,用田地赔给他们。有了田地,老百姓自然愿意,毕竟这是个农耕社会,有了土地,就能活命。

北方开垦农田,南方跟北方的交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陶应便下令征调广陵郡、下邳国的农夫开挖新的运河。陆地运输成本特别多,这个时代又是多雨的时代,因此挖通运河,大力发展水运,到时候从彭城到广陵首府广陵城便可不到半个月就能抵达。

命令下达后,陶应又专门任命一位监督使,负责修建从睢陵到广陵的运河。这条运河限时两年内修完,动用民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