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武大对他粗言鄙语,一个“贼秃”两个“老鼠”三个“丑八怪”地叫骂,白月生这个委屈啊!他真想告诉武大,娶了潘金莲并不会像他想象中过得那么好,但他要说出这话来,谁听啊?谁信啊?于是他只能任由武大蹦着高骂他,而毫无还嘴的余地。
武大骂了一会儿,见白月生不搭理他,自觉没趣,就转而将矛头指向了余氏:“你这个骗子!我再也不卖给你家炊饼了!”
挑上担子就走。
余氏急忙拉住他。没了武大的炊饼,往后早饭吃什么?眼珠一转,便对武大道:“我家里还有两个丫鬟,一个叫迎儿,一个叫松儿,索性都不要了,两个全给你!”省得张半城惦记。
武大闻言,愤怒的神色才稍稍好转了一些。
中午,张半城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家里的四个丫鬟,一个也没了。那四个丫鬟的衣服首饰,一件也不见了。张半城慌乱之中,四下寻找,找到的只有笑眯眯一脸安然的躺在太师椅里的老婆余氏。
“我的丫鬟呢?我那四个丫鬟去哪了?”张半城怒火中烧。
余氏笑而不答。在张半城的百般追问下,余氏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她们的去向,你永远都不会知道!”
那天以后,张半城一连打听了好几个月,果然没有打听到潘金莲和白玉莲的行踪。但对于迎儿和松儿的行踪,他不过当夜就有了消息。因为从武大眉开眼笑拉着迎儿和松儿的手走出张半城家那一刻开始,武大白得了两个小嬌娘的传奇事迹就开始在无聊至极的阳谷百姓中流传开来。
几日后,武大那两个小嬌娘与张半城在武大的家里“比赛谁的叫声大”的故事,很快又取代了之前的故事。
于是在一个月后,知道被张半城戴了绿帽子的武大敢怒而不敢言,变卖了自己的房子,带着自己的资产,领着两个小嬌娘,搬去了无人认识他的邻县——清河县,买下一间名为“王婆茶肆”的茶楼对面的二层小楼,继续以卖炊饼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左拥迎儿右抱松儿,过了一段安安乐乐无人打扰的平静日子。
闲话休提。
且说白玉莲和潘金莲收拾了衣服首饰,随着白月生出来。
潘金莲悲喜交加。
喜的是,她不再是别人的丫鬟了,她自由了。
悲的是,潘裁缝教给她的“三从四德”,她并没有忘;早年亡故的母亲告诉她的“嫁鸡随鸡”她也没有忘。她并没有逃跑的想法,她已做好了坦然接受一切的准备,她告诉自己,这就是命,“随遇而安吧!”她对自己说。
相比于潘金莲复杂而又单纯的矛盾心情,白玉莲要高兴许多。一走出张半城的宅子,脱离了余氏的视线后,她就给白月生跪了下来。
“白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