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何她说> 第一章 伙伴是路途的星光

第一章 伙伴是路途的星光(2 / 3)

末之约。然而我再怎么也想不到,当我再打开微信时,看到的却是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消息。

有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但是影视剧本里才有的桥段,就那么措不及防的击溃我们的“总以为”。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不断的回想那些我没有出现在微信群里的周末,回想那些我从未细想过,也没有问出口的问题。

她爽朗又快乐的声音背后是不是藏着不开心?她是不是孤身在外是不是很难过?为什么她每个周末都要回**?她是不是需要我们?她是不是想见到我?

如果那时候我陪着她的身边,会不会好一点?

生活永远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变简单,我也无法成为某个人的英雄。但是,当她面对那些艰辛和眼泪,那些冰冷和不堪,如果有人能握着她的手,是不是她能多一点勇气?

我总这样想,所以在那里以后,不论多晚,只要看到朋友的未接来电,我都会回拨过去。

很早之前,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玛丽和马克思》。

8岁的玛丽是一个住在墨尔本,胖乎乎的小姑娘,有些抑郁和孤单。44岁的马克思是个肥胖的犹太男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孤身住在人口最多的纽约。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认识对方,并开始了持续20年的通信。

20年里,玛丽和马克思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玛丽的生活一直是彩色的,而马克思的生活是黑白的。他们各自面对自己的人生,偶尔快乐,经常痛苦。但一封接着一封的书信,却送来远方的人不间断的陪伴。

小玛丽从小女孩长成少女,嫁为人妇,成为人母,人生几多变故,也曾兵荒马乱,不知可以去到何处。

老马克思始终如一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只想要稳定安全的生活,现实却只带给他恐慌和刺痛。

跨越两个大洲的信件,绵延20年的友情,无法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无法让他们成为完美的人类,但它提供的是比具体帮助更大的力量。

那一份信件,一个隔着半个地球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孤独一人,灵魂的陪伴抵过现实的孤单,让他们获得面对那些惨淡生活的力量。

但是,即便玛丽和马克思的友谊也并不是那么无波无折,完美无缺。因为马克思,玛丽学了心理学,更把马克思的事情写成了书,在即将出版之际,玛丽开心的与马克思分享,然而,马克思却愤怒的跟玛丽绝交了。

马克思恨玛丽竟然不知道他不喜欢被人研究,不喜欢被成某种病人,他恨玛丽不够懂得他的痛苦。

或许,有时候关于朋友,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些误解,觉得他们要对我们的一切痛苦负责,应该无条件的跟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