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下雪呢?好像进入冬天以来,每个人都在等初雪。
我也在等。
每一年的初雪都像是冬天给我们的礼物。一场大雪之后,那点关于春秋的唏嘘就淡了,心里最期盼的,是冰天雪地之外,家里的温暖炉火。
记得有一年,跨年那天下了初雪,所有人都特别开心。
有恋人去约会,闺蜜去聚会,我特意给公司的小伙伴放了假,让大家出去享受难得的好时光。这里不点名,我们一个有圆圆脸的可爱小姑娘同事没有走,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电脑后面加班。
我离开的时候,忍不住问她:不走吗?她当时的表情,我一直都记得,有点委屈,有点不服气,她像是要哭了,却还是忍住了,她说:我分手了。她分手的原因特别俗套,因为她偷看了男友的手机,还删了微信上的女客户。
嗯~我忍不住想叹气,也有点想笑。
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一头扎进叫**情的漩涡,今天甜蜜,明天争吵。所有的爱恨都系在这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上了。于是她忘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点分寸。那是哪怕亲密如恋人,也要彼此尊重的空间。
但其实“分寸”这事儿,还真不局限在恋人身上。
前阵子邻居阿姨又来我家聊天。阿姨提起来说,她被现在的年轻人吓了一跳。起因是,她无意间拿起了女儿的手机,看到了一条弹出来的微信提示,开头就是:亲爱的。
她的女儿,已经结婚生娃了,但是这条微信的联系人却分明不是她女婿。
阿姨捧着手机,血压差点就飙高了。她女儿跟她解释了半天,说对方只是一个公司的同事,而且绝对是女同事。阿姨还是不能理解。
“亲爱的”这个称呼,对从前的人来说,是特别郑重特别亲密的称呼。就算到了确定了恋爱关系,也要反复琢磨才能使用的。要忐忑不安地想:我们现在的关系,可不可以叫亲爱的,我这么叫,会不会吓到对方啊。
阿姨还跟我妈妈说:现在这群小年轻怎么这样啊?亲爱的是能随便叫的吗?说实话,我最开始听到别人张口就叫我“亲爱的”,也被吓一跳。不是惊吓,而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又肉麻又别扭。
那时候还在念书吧,也是年纪小,没见过这种世面。跟朋友刚刚走进一家店,店员上来就说:亲爱的,你想买点什么?我给你推荐啊。我们看了对方两三秒,差点没脱口而出问她:咱俩不认识吧?
回头,我就被朋友科普说,现在都流行这样,见面熟不熟的,都叫亲爱的。就算本来不熟,都叫你亲爱的了,不熟也得变的熟。
这个道理说出来,也能懂,但是情感上,总觉得怪别扭的。
有必要这么着急跟谁熟吗?人和人相处,不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