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二章 父子

第二章 父子(2 / 5)

还有二三十年的皇帝好作,他这太子能不能熬过未来地几十年光阴,还真不好说呢。

行礼已毕,大队入京,两旁地百姓山呼海啸,都来观看收复燕云的大军。当年高强招安梁山,以及种师道攻克臧底河城,回京时都举行了阅兵式以壮兵威,然而现在高强惟恐低调不及,这阅兵式自然也是能省则省,好在前面有童贯撑着场面,他那胜捷军原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先不说能打不能打,卖相便是好过常人,个个都是膀大腰圆地关西大汉,走起路来虎虎生威,看得两旁百姓采声阵阵不歇。

到得宣德楼前,二人由太子赵桓引导,向宣德楼上端坐的官家赵跪拜,说些应景言语。赵自是喜不自胜,收复燕云这样的大功劳,连本朝太祖太宗都没能办到,却在他手中成就,那是何等的光荣?弄不好他大行之后,庙号得叫个什么祖也不一定。

大功自有大赏,赵当即传旨,依照当年太宗留下地遗训,凡领兵收燕者封王,加封童贯为广平郡王,加食邑千户,加实封三百户,另有钱绢赏赐若干,制词自然也是极尽华美之能事;高强则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楚国公,亦加食邑千户,实封三百户,赐号辅国运功臣。同时诏罢两河宣抚司,代之以燕山路安抚使,云中路安抚使,分别由种师道与刘仲武担任,以武臣任边帅,在徽宗朝也是一项惯例,当然监军是少不得地,不过诏书中就不必提及了。

当时童贯自以功难副赏,且以老病为辞,先请辞封王,再请致仕,赵皆不许,好言加以抚慰。这也只是走个过场,事后

须再三上表请辞,而后方受王爵,至于这致仕么,则了,大宋朝还从来没有一个王能担当政事的,宗室向来只有养老的份。

童贯在先,高强自然也得跟着应景请辞,不过他年纪这么轻,请致仕是不大可能的,他请的是领宫观,自然也被赵慰留,单从皇帝的言辞表情上,高强是看不出有什么猜忌的意思来,然而他向来不以为自己是穿越主角,能看出对方的什么眼底精光,面色阴郁,是以也不敢断定皇帝对自己就完全放心。

当晚大排御宴,犒赏有功之臣,这样的场合高强也经得多了,照样的谈笑风生,满嘴的天子洪福,祖宗庇佑,把自己说的越是一文不值越好。至于这样的姿态有没有用,那就是天晓得了,赵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可也不是那种一眼就看到底的白痴。

今日的主角乃是童贯,高强充其量只是第二男主角。但见这位大宋朝最有成就的太监满面红光。唱作俱佳,将收复燕云地始末口沫横飞地讲说一遍,群臣自是连连赞叹不已,然后再恭敬官家赵洪福齐天,上有明君下有贤臣,收复燕云之功足以告慰太庙,强祖胜宗。

是日童贯大醉,他原本就是太监。赵索性赐他在宫中休息一晚。高强则素来酒量甚豪。几乎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