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十八章 东坡

第十八章 东坡(2 / 8)

性将这些以东坡居士为名的菜式统统聚集一处建此东坡居以纳之也是一桩美事。”

赵佶闻听不由神往当时苏轼逝去已近十年但其名声反而越来越大朝野民间仰慕者甚重文学和人格的魅力可见一斑。苏轼与欧阳修、司马光等名臣名士相比另有一桩不俗之处就是诙谐成性当时人谓东坡滑稽对于老百姓来说倍感亲切因此人多以与之攀上关系为荣。

高强建这东坡居时原本颇有些担心只因苏轼乃是元佑党籍中的重点人物其姓名是由赵佶亲笔题写在党人碑上的生平著作更经圣旨宣谕各地不得刊行虽然后来得以赦免但其人在从海南返回的途中就病逝下场甚是凄凉。有这样的因果在里面他在博览会这样的盛大活动中大肆纪念苏轼不晓得皇帝会作什么反应如今见赵佶神色如常更颇感兴趣这才放了些心。

一行进了东坡居因为赵佶已经吃的饱饱高强便吩咐旁的不要上了只捡苏轼最有名的菜式——东坡肉上来。赵佶尝了一块只觉入口香甜不腻顷刻便化与平日所食的猪肉大异其趣不由得大声叫好:“如此好肉不知苏轼怎生弄出来的?”

高强笑道:“官家东坡居士曾作猪肉颂咏的便是这东坡肉了有道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猪肉难调本朝富贵者多食牛羊而贫者不知如何煮食因此无人问津其价甚贱实则此兽好养易长生育度更胜牛羊数倍用为百姓肉食正是合适不过。”

赵佶闻之欣然原来苏轼烧个猪肉都能对民生有益正要夸奖几句身后忽然传来几声呜咽不由诧异。回头看时只见梁师成口中含着一块东坡肉眼中泪水满盈那块肉都咽不下去神情极是悲苦。

“梁爱卿因何悲泣?”

梁师成见赵佶问起慌忙将口中的肉匆忙咽下边擦眼泪边诉:“东坡居士乃是先臣下臣不孝不曾有机会承欢先臣膝下想及先臣谪居黄州生活拮据无有肉食致使亲手烹调猪肉为食虽然先臣豁达不以为意下臣实在心中酸楚因此哭泣。恐扰圣躬伏祈降罪!”

赵佶沉默不语。当年苏轼贬谪黄州这事是他兄长哲宗在位时作的跟他是没有大关系。不过崇宁年间党争苏轼死了也没逃过不但其门生弟子都遭到株连苏门四学士如今死的只剩下张来一个其身后著作都被下旨厉禁如此下场实在是凄凉得有点过分。说到底苏轼并没犯什么大错无非党争而已。

这事要是换了一个强势的帝王那多半是死不认帐。拂袖而去要是像明崇祯那样的暴君碰到臣子当面揭他的短八成立刻推出午门斩了。赵佶却不然吃着东坡肉听着东坡词眼前跪着东坡的后人他倒心中恻隐。全然不以自己为意沉吟半晌之后长叹一声道:“苏轼虽是元佑一党其实并无大过当日朕已赦其过只可惜天不假年终致客途之恨朕心实甚悯之。今因卿之请当饬令将苏轼削除党籍饬吏部议其追封之事并尚在坐之苏门弟子一并叙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