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2 / 9)

为何左企弓竟似早有准备一般?眼光不由得便向郑居中和叶梦得两个人溜了过去他可不是笨蛋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左企弓一介新附降人朝中别无朋党除非是一手招降他们地高强才会通风报信给他们至于消息来源则多半不出这两员高强的死党了。殊不知这还真是冤枉了郑叶二人。

赵一见是降人没来由地一皱眉头。何故?只因左企弓虽然也是燕京世家书香门第但这辽国的生活水平比大宋差了一些奢侈程度更加没法比左企弓从小过惯了寒酸日子做派言行都和赵这样锦衣玉食的精细富贵相去甚远犹如二十世纪末中国地城乡差别一般都市贵公子的赵看到乡下土财主的左企弓他能有什么好脸色?

好在自幼训练严格金殿之上赵还能自持便即作出一副宽宏仁主的姿态笑道:“卿家久居燕地知彼民情风俗所奏必是好地。”

左企弓连忙称谢遂将本子奏上。要说这位燕京降臣到底也是从小读圣贤书的虽然行文方式和引用经典的习惯和中原儒士稍有差别不过居然也是让高强一般儿听不入耳照样是靠着关键词加以拼凑当然他那副燕京口音就没法改了。

左企弓倒是一片赤诚这几件事关系到燕京无数世家大族的身家性命由不得他不据理力争。其所述理由也大致妥当只说梁士杰所论有据只是燕地粗定民心稍安不可于此时大动只能择其要者先行次者缓行。具体而言则田亩可清丈田赋须厘定但授田则须缓待黄册造就三年以后燕地开始征

时再量授民田才好;盐茶法则必须缓行原因很简没钱不但老百姓没钱世家大族手里也没钱要知道前年燕地才大旱以至于到了要吃人地地步现在去哪里找钱出来买盐茶!

至于一体授官那就问题不大不过左企弓还是强调燕地受北虏(身为宋臣辽国又当衰弱左企弓当然也就毫不客气地管辽国叫北虏了)统治二百年人情风俗与中国殊异当参用燕地土官与内地流官最好是燕地的官员来到汴京参见选之后能再返回燕地去做官那就上上大吉。

高强听罢心里还在感叹你瞧人家左企弓多么识得大体我还担心他们燕人穷担负不起往返汴京选官的费用人家干脆就忍了提也不提。不过似他这样想法地人显然不是全部至少梁士杰就不作如是想。

左企弓目下是封为权礼部左侍郎。只因他未曾经两省及侍从官故不得为正任侍郎不过也是从三品地大官了依例赐穿紫衣。这当然是看在他是降人地份上特旨加恩所致。只是在梁士杰看来你一介降人便有这样大官作好应对本相感激涕零惟命是从见本相说及燕地政事。赶着出来摇旗呐喊还差不多怎敢独持异议?

不满归不满他却不能自己冲锋陷阵好在为相数年。手下自有一帮党羽登即便有人跳出来加以反驳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左企弓也不是不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不过他世居燕地。拉家带口地一大陀现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