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2 / 10)

这种皇帝来说最大地功劳不是安邦定国。而是能顺他的心意你让他爽了他就会让你爽。于是便命燕青去翻实录果然觉政和二年河东路有民王景文献玉圭只不过当时没人借题挥也没当回事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可怜那王景文带着在汴梁一住几年无人闻问连回乡地盘缠都没有抱着一块玉圭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连典当都不敢万一哪天朝廷想起这档子事来又要纳宝了呢?虽不比春秋时和献宝的苦楚这几年的日子也够难熬地。

燕青访明确有其事之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人挖了出来一看玉果然在不由得大为钦佩高强地记忆力当即回家去翻古书作了几天功夫自觉万无一失了这才领了王景文前来献宝。

当时赵取过元圭来只在那里翻来覆去地看口中啧啧赞叹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他这般作态自然是想要有眼光地大臣看出他的心意跳出来支持燕青将这块也不晓得什么来历的玉圭验明正身一口咬定就是大禹元圭。

从来皇帝地身边都不会缺少善伺人主心意地大臣明君身边有直臣昏君身边有佞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也。而佞臣之中则又以宦寺居于是亲王班后面登时跳出一位乃是千古之下头一位封王地宦官童贯童大王是也。

“陛下仁孝爱民威及敌国文治武功皆为人主之范人言天子受命于天故而降下这等宝物乃是上天眷顾陛下之意。”同样是太监童贯和梁师成就不同他素来是在军中说话自然不会文绉绉更不懂得引用经典。然而话虽然浅薄这马屁却拍的恰是痒处赵一笑还要装作谦虚:“卿家之誉朕也过矣!如何当得?”

这么一作态是个有眼睛地人

出赵的心意来了当下郑居中等大臣亦纷纷叫好不在那里大拍马屁不一会就把赵升格为能与大禹相提并论的圣王了。

梁士杰看着这般景象后脊梁却一阵阵的冷。何故?这种手法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平生所见地大臣之中最善于用祥瑞来媚惑君王者非蔡京莫属!联想到新近耳朵里灌进来地流言还有燕青出仕地经历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一个念头不可遏制地浮上心头:难道说此事乃是出自蔡京的授意燕青为之?

本作品独家文字版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更多最新最快章节请访问.!单单是燕青的话他还不大放在心上。但是加入蔡京地话。那形势就完全两样了。平心而论即便是在现在他已经作了六年右相地情况下。蔡京在士林中地声望依旧在他之上倘若蔡京当真能复出执政这左相之位多半还是非他莫属。无他资历老尔丈人和女婿先天上地优势啊!

想想政和三年蔡京进京献哲宗实录时。朝野人人都以为蔡京必相。然而玉清楼鹿鸣宴上。竟尔峰回路转蔡京不但不得为相。相反是气急呕血最终是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去养老了。这中间地转折别人或许不了解。他梁士杰却看地分明。若不是高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