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2 / 10)

功亦可家门富贵三世不坠然而彼激于忠义甘心自蹈虎狼之地数载间七十余战为国朝收取辽东四十三州立下大功郭药师等辽国之人所以甘心南投我朝者多因花荣为其言史文恭、徐宁、栾廷玉等为其爪牙。是乃以数百之众得辽东之地国朝二百年来武将之功有此之重乎?此汉班定西域之功也旌以节钺不亦壮哉!”

说到这里高强霍地转过身来指着毛注冷笑道:“毛御史若你与花荣易地相处敢问能成此功否?能于敌国绝域数年而不忘忠义终能成其大功归朝否?”

毛注气得浑身抖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某某某自然有此忠义!”甭管事实上能不能做到但嘴头上不输人乃是言官的强项。

哪知高强却应声笑道:“然则毛御史亦知此为忠义乃国士之风也以节钺旌表其门不亦宜乎?且辽东之土汉人居半辽东之兵汉人四万花荣为汉军之少说也得与郭药师分庭抗礼若郭药师得节钺之封花荣仅得一小将其势何以服众?倘若军心不服生变敢问毛御史能否平之?纵使能平伤损亦重与一节钺相较孰重孰轻!”

毛注这才晓得上了高强的当越恼火却再不敢轻易开口。他哪里晓得此种当面辩论设置陷阱抢夺话语权的手法在现代地大学校园中曾经一度蔚然成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一股辩论风把许多大学生都训练成了此道高手。此时的士大夫们文才自然也是好的却要细细揣摩斟酌字句方可要有这般急智那可就需要相当的训练了高强小试牛刀果然奏凯。这也是毛御史功底不够若是面对前朝名臣如苏轼、王安石者高强多半便要更加小心。

见小计得售高强心中暗喜转过来再辩其余三罪时更是得心应手将毛注奏劾之论驳的体无完肤。其实按照当时的惯例御史言事纵使办不成铁案也无大碍只要人弄回来了要怎么搓圆捏扁都不在话下偏生高强先前就大段议论把辽东的地位拔高将宗泽等人地作为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那就不能草率从事了。“……陛下似此言事之风本非台谏之罪然而以无妄之罪易大臣罔顾国家大计却实非所宜。臣深思其中实因御史言事只及宗法制度不究实务所致故而臣敢请陛下降旨自今御史参职事官者若查无实据便以其所言之罪罪之以惩妄言之罪!”

一听他又是这句话。石公弼亦按捺不住。出班道:“陛下本朝台谏为重得与宰相分庭抗礼者皆以言者无罪之故无非公议而已实乃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意岂难道在高相公眼中。竟是奸佞渊薮?臣以为高相公此言罔顾祖宗家法不知治道之所在实不堪言伏请陛下降旨责之。”

呼啦一大片七八个台谏官员一起跪倒磕头声响成一片异口同声地都要赵佶降旨申斥高强这叫做人海战术。也由不得他们不团结高强这种奏议乃是危及台谏生存空间的。要是真的以此为定制就为朝中官员提供了一件极为强力的反击武器。须知官场弄文之事所有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