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2 / 9)

不堪要如此作和尚方好!”

高强这才省起这皇帝原是个爱道家的难得他能喜欢鲁智深的作为也算是异数了。

鲁智深既走出家什么官衔封赏也落不到他头上赵佶便命人造一面金牌御赐一个名号与他。至于武松虽是头陀却因为梁山军系招安之故离不得军中故而有军职在身临战有功自然以军法封赏。高强又趁机称说借兵之事不可长久既然立功便许回戍京东赵佶正在兴头上也便允了。

说了一会赵佶忽然想起一事便道:“卿家时时以收复燕云为务自然是好但不知这收复燕云须用多少兵马多少狼饷朝廷可支吾得?如其仓促难集可从今日便着手调遣为上。”

高强闻言便想起历史上的平燕钱来就用这个名义王甫为地宰执大臣搜舌了整整六千二百万贯钱!若是再算上以此为契机各方官吏层层加码所征收地钱财来大宋百姓等于是额外多花了几亿贯钱换来的却是一个残破的燕云以及短短几年地虚假繁荣!事实上这加派饷钱和东南方腊起事有着直接关系经过了全国加赋和东南残破两件事一折腾原本就已经摇摇欲坠地朝廷财政立刻陷于崩溃这才是北宋灭亡背后地真实原因。

当然一个国家的灭亡绝不能归罪于外征和内敛如果国家没有集结国民力量对抗外侮的能力那么这样地国家也就活该灭亡了。正是基于这一点见识高强在后世每每看到有人将明朝灭亡地原因归结于女真说如果没有女真就没有辽饷没有辽饷就没有流民时便觉得极端之幼稚可笑国家是为了保护国民而生的如果他不能完成这个义务不亡何待?

“官家虑的身当惟臣于梁山招安十万之众冥冥中岂有天意欲借此佐陛下成此功业子?”高强当然不会说他就是有意招安梁山军为了收复燕云之用的将此事归于皇帝那是顺手一记马屁不拍白不拍:“至于常胜军之战力则于此盛底河城一役亦可窥见矣。此役集西军之精华所在而武松、鲁智深能为先登功盖诸军此亦可谓善战矣!“

果然赵佶闻言大悦欣然道:“是乃天顾朕命故降下佐命之臣也!卿亦如是。”

这对于皇帝来说是极大的奖励了高强当然要惶恐谢恩却被赵佶止住笑道:“皇天佐命厥功必成。卿但放胆作去万事有朕。倘须兵马钱狼只须拟上札子来。朕必照谁。纵然宰执外廷有大臣不服朕亦可以手诏降之惟卿勉力为之。”

这等于是非正式地将燕云大事都委任给高强了尽管不断地提醒自己赵佶这皇帝经常头脑热比如他在崇宁四年就曾经说过蔡京是“盗臣”并痛陈“宁有聚敛之臣。莫用盗臣”。可是后来还不是三用蔡京为相?饶是这般高强还是忍不住地欣喜忙活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件大事么?

说及平燕所需的钱狼。高强自是胸有成竹。如果按照历史上收复燕云地使费来看。即便是赵佶及其大臣们那么败家临了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