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三章

第三章(2 / 9)

使得使得!如今我辽东常胜军无百日之粮如待哺之婴儿正盼着港口早日开运如此极好。”

跟着便说屯田事出乎陈规意料郭药师却提出了一个令他事先没有预料地问题:“陈大人这屯田一事自是势所必然终不成这里数十万兵民都仰赖中原供给?只是一桩女真、契丹等部部民多有不识稼者然而却非不必给田盖此等部民自来亦有农事却多是掳掠些奴婢来种故而将土地亦看的甚重。今若给田屯田将彼等排除在外恐有不当。”

陈规望望花荣后者也点头称是他便皱起眉头来。倒不是说田地不够分辽东连年大灾那些老老实实种田的人多半都活不下去了这里又不象中原那样土地掌握在大地主的手中满目田野要分就分有什么为难?难却难在种田的方式上。

在当时的中原已经普遍施行了土地自由买卖和租佃耕种制度。这种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土地的财产化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际的农业生产者与土地地紧密结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无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比之秦汉时的原始自耕农、魏晋时地门阀部曲宋代中原农民在人身上基本自由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生产积极性也高了许多。

陈规所谓地屯田实际上是参照了当时大宋在西北所施行的制度以田地来招集乡兵强人一方面是足食足兵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这些乡兵的归属感逐渐将这些本不是汉民族的人们转化为大宋治下的顺民和强兵。经过西北百余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套制度乃是行之有效的若再辅以建立汉学、招收各部大人子弟入学和作汉官等等措施假以时日汉文化的强大侵染力便能够逐渐将这些异族给同化掉。

辽东各族本是契丹臣民就算契丹失政这些人不再作辽民了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投向大宋。因此陈规献计屯田不单单是为眼前计更是作了百代千秋的长远打算。但是这么作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制度上必须整齐划一同一块区域内不能分了彼此这样才便于治下人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若是如郭药师所言要给那些驱使奴婢耕种的契丹和女真人也分配土地参与屯田这就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那些被驱使的奴婢该采取什么态度?对于这些土地上地财富和人力。又该用什么名义和制度去征收?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说得容易啊……”陈规心中一叹知道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好。很可能就会危及到辽东大计只得向郭药师及众人道:“诸位大人如今这屯田之计乃是计口授田每战士一名可获分田地八十亩。战马一匹可分田地四十亩能耕种五年者便按照律令订立田契以为永业。似此则流民可集人心能齐证诸我大宋西北推行百年之功可保其效。然而那些驱使奴婢耕种者。这田要如何授法?须知这奴婢乃是各人私产即便是官府也无权过问了。万一奴婢不足田地抛荒我这里征用人力物力时。却都是按着田地来征岂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