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高衙内新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2 / 6)

是你饱读史书,当知一点,一个反复无常,无信无义之人,有多少人会甘心情愿归附于他,助他立国?萧干起于辽臣,后又叛辽投金,如今又要叛金,虽然我大宋能助他立国,特一时权宜而已,一旦金国臣服于我,他便没了可供利用的价值,我宋辽又有盟约,大把理由袖手坐观辽国将他灭了,萧干绝非愚人,岂见不及此?”

陈规凝神细思片刻,缓缓道:“相公之意,莫非是说这萧干宁可归辽,亦不会归我大宋?只是他两次叛辽,辽国如何能再用他?”

高强抬头仰望天空,神思飞越,忽忽回到了十年前的燕京街头,初次结识萧干的时候,那一次机缘巧合,还认识的两个人,耶律大石和马植,也就是后来地赵良嗣。正是当日与这几个人的相遇相识,十年后竟成为了决定燕云乃至宋辽两国气运的关键,如今想起来,冥冥中岂非天意?

“当世之人,若论知萧干者,莫过于耶律大石。此人现居辽国上京,手握兵权,与萧干正正为敌,以他地兵法韬略,又是孜孜以报金之仇为志,我等能想到策反萧干,耶律大石岂见不及此?我军与金兵在南路大战,他在上京却能忍住按兵不动,将这大好时机轻轻放过,我意绝非仅只出于坐视我大宋与金国相争这般短视,多半与萧干有关。”

陈规闻言,悚然一惊:“相公之意,莫非是疑心耶律大石已与萧干有了密约,只等时机成熟,便令其再归辽国?然则其迟迟不发,是时机未到,抑或是国中有人不容萧干归辽?”

高强摇了摇头道:“两者兼有吧,详情不得而知,或许辽国中京能有些确信传来。当日接获秦桧书信,我意其人不堪托以大事,已命石三郎暗中潜入辽国中京,与秦桧明暗之间,当可有所收获。倘若耶律大石果真有意令萧干归朝,辽国朝廷中必可查知端倪。”

他转过身来,向陈规笑了笑,道:“倘若真如元则所言,将欲设法策反萧干的话,我军前路难行,多半还是要遣人从辽国绕道,托付辽人将这讯息传至萧干手中罢?据我所知,枢府在长春州可没有足以担当此种重任的细作。”

陈规点了点头,默然片晌,方叹道:“如此说来,我军除了攻克黄龙府,静观局势之外,竟一时无能为矣?”

“焉有是理?”高强一笑:“我大宋国势最盛,在辽兵力亦是最强,任谁有所图谋,亦要问过我高强方可,手握如此大的优势,倘若这盘棋还是下败了,你我皆可回家种田去矣!元则,十日之内,我要将这大营搬到黄龙府之中,你道能成否?”

陈规眉头一扬,朗声道:“定然能成!娄室虽号金室名将。特千人之帅而已,况且城池攻守之术,天下孰能过我宋

高强击掌道:“这便是了!黄龙府一下,我军虽未必能进。亦已立于不败之地,那时无论谁有甚图谋,亦要有所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