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海商> 第廿二章 萨摩藩的终结(下)

第廿二章 萨摩藩的终结(下)(2 / 7)

,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长崎代官(相当於现在的市长)村山等安奉德川家康之命,由他的儿子村山秋安率船十三艘,动员二、三千人侵略台湾,这是小日本首次大规模的对台用兵。但是,他的行动被琉球王尚宁侦知,特别派遣通事蔡廛前赴明廷报gào。《明实录》说:“琉球国王中山尚甯遣蔡廛来言,迩间倭寇各岛造战船五百馀只,欲取鸡笼山(基隆),恐其流突中国,危害闽海,故特移谘奏报”,可见琉球国王仍然效忠于中国。

而直到1654年,琉球王利用日本闭关锁国对外海动向关注不足,同时岛津家族的衰弱,才最终摆脱了萨摩藩的控zhì。并且时刻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大清顺治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而现今晏世轮赶在这个当口来到,肯定不会再让琉球王等那么久。而这个萨摩藩,更是务必要铲除的对象,正因为晏世轮熟知这段历史。萨摩藩包括萨摩“国”的全部以及大隅和日向两“国”的一部分,同时还统治着太平洋上的奄美群岛。该藩名义上年产粮食77万石(实jì

大概只有35万石左右),是德川幕府时期最大的外样强藩,由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也是日本接受外来新事物最前沿的基地之一。

萨摩、大隅、日向三“国”位于九州岛的最南端,岛津氏自古以来就是这一地区的统治者。战国末期,在岛津义久和他的弟弟岛津义弘的努力下,岛津氏的领地范围不断向九州岛伸展并达到了其历史上的顶点。天正15年(1587年),丰臣秀吉统一全国的大军来到了九州。岛津氏在强dà

的丰臣军面前毫无胜机,最终只得俯首称臣。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代之而起。在庆长5年(1600年)的关原大决战中,岛津家属于反对德川的“西军”阵营(因为该阵营的大名大多来自于日本西部而得名;与此相对,支持德川家的大名则被称为了“东军”)。西军战败之后,岛津氏没有受到很重的惩罚。新一代当主岛津家久(岛津义弘的儿子)建立了萨摩藩,此后该藩就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直到最后岛津家出了一个叫岛津齐彬的家伙,这个人甚至提出了日本前世国旗的方案,建议采用“日本丸”作为日本船只在海上的识别标志,这一建议被幕府采纳,从此,“日之丸”就成了日本国旗的图案。并得到了通过,这是晏世轮最最不愿看到的。晏世轮的想法是,干掉岛津家族,看你们能出个什么花样的国旗来。

而萨摩藩的作用和对整个日本民族的重yào

性,晏世轮非常清楚,与日本其它各藩相比,萨摩藩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它与琉球王国的暧昧关系。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萨摩藩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