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海商> 第廿七章 大整顿(五)

第廿七章 大整顿(五)(2 / 6)

慕尼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再度起用原被贬斥的华伦斯坦为统帅,在该年11月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而华伦斯坦则退回波希米亚,后来因为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猜妒,遭到其派刺客暗杀。刚才回忆中的两人,是欧洲此时的“战争双雄”,如果再晚些时日,就一个也见不到了。为什么晏世轮这么迷恋这位瑞典国王呢?其实这就像品鉴大师的名画,虽然一般匠师的画也可以入目,但只是记录,大师的画,可以让人联想,可以让人享shòu。自己辛辛苦苦弄得四不像“近代军队”,只有经过大师之手,才能渐渐的契合时代,体现出应有威力。

古斯塔夫·阿道夫。瑞典的一代英王,被后世称为“现代军事之父”、“北方的雄狮”。古斯塔夫喜欢冒险,一生中曾无数次在前线冲锋陷阵,并且多次重伤,甚至被俘。富有骑士精神。即位初期在丹麦战争中,通过议和赎回大量国土,后夺取芬兰全境,几乎控zhì

了波罗的海沿岸。1630年参加三十年战争,1632年在指挥吕岑战役中作战身亡。

华伦斯坦。一名德国化的捷克贵族,自视为纯粹的德意志人。他是一个军事家,具备优秀的统帅能力和组织才能。三十年战争中,华伦斯坦领导者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抗击瑞典,守护德国。他堪称与瑞典国王齐名的三十年战争双雄。功成名就之时,华伦斯坦被怀疑功高震主,最终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这两个人的阵营当中,晏世轮稍显犹豫,因为二者都是此时杰出的军事、战略大师,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从军事学的角度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与帝国大元帅华伦斯坦毫无疑问的在当时是站在西方顶点的两个男人,可谓一时瑜亮。古斯塔夫是当时的战术之王,他是西欧第一个以线型火枪阵加大炮为主战力量的统帅,这一基本打法一直沿用到了拿破仑时代,可以说当时的古斯塔夫是走在了西欧所有军事家的前面。我们更应当看到除了军事改革家的头衔之外,古斯塔夫还是一位君主,而且是这个国家公认的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君主。(古斯塔夫是瑞典历史上唯一得到“大帝”头衔的君主,在瑞典历代君主中他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斯塔夫的武功往往掩盖了他的文治,没有坚强的国力,再骁勇善战的军队也是无用,尽管常年征战国外,但是瑞典却在古斯塔夫任命的一批良臣管理下欣欣向荣,正是在他统治时期瑞典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个只有150万人口的小国硬是挤进了欧洲列强的席位可以说是个不小的奇迹。

而华伦斯坦的才干更多的体现在军队组织与战略上,作为一个雇佣兵头子,华伦斯坦的军事组织能力无疑是当时的世界之最。他在没有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