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海商> 第三十二章 进京(一)

第三十二章 进京(一)(2 / 5)

从平地修筑一条新的城墙。人们一般只好采取这样的变通办法:将炮架在旧的城堡壁垒上(这常常需yào

对城墙进行加固),将原有的城楼临时改建成棱堡,另外,在一些特别关键的地段加修一些棱堡的外围简易工事和防御工事。不过,在十六世纪末之前,只有安特卫普、赫士汀、维罗纳、阿弗尔和马赛等少数城市完全按新的办法重新设计改进了防御工事。

新型城防工事的设计还有另一个附带的但却是重yào

的优点,那就是敌人很难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因为地道必须掘得很长,挖地道的人很难吸到新鲜空气。挖掘地道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黑火幺药的代价昂贵。在可以挖掘地道的时候,通常采用崩坍的办法而不是爆破,这正好又回到了古代采用烧毁地道坑木使城墙倒塌的办法。

新型城防工事的出现,必然会刺激人们去努力改进攻城技术和方法。在进攻与防守这两个方面,围攻城堡的方法变得更加高明,组织更加周密,以便跟上新的科学的城堡防御工事的发展步伐。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这些进攻和防守的方法超过了枪炮技术的发展速度。当然,这两者的差距本来并不很大。当时必须寻找一种比较安全的办法,把进攻城堡需yào

的炮和轻武器尽可能送到离城防工事较近的位置上,以便充分发挥武器的火力。攻城用的老式弹盾和塔架已经不适于对付城防用的黑火幺药兵器的袭击。为此,攻城部队不得不求助挖掘壕沟的办法。在远程长炮的掩护下,攻城部队的工兵和步兵对准城堡防御工事中可能比较薄弱的地段挖掘壕沟,当挖到炮火可以打到城防工事的外崖时,便在宽而浅的壕沟前面迅速筑起一道厚厚的土墙,作为放置攻城炮的工事。然后在夜幕笼罩下,将重炮推进炮阵,向敌人发起猛烈的炮轰。在炮火的掩护下,壕沟不断向前延伸,直到炮兵和步兵联合发动进攻,制服城防工事壁垒上的防守部队。这时,攻城炮继xù

向前推进,集中火力轰击敌人的主城防工事。

直到欧洲十六世纪末以前,掘壕攻城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然它比十七世纪沃邦的技术改进还是要原始一些。用来对付高度戒备的城防部队时,挖壕是一项费时、费力、费钱、还要流血牺牲甚至几乎是不忍心采用的攻城手段。十六世纪时的城堡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弹幺药储备,那末就象十三世纪时的城堡一样坚不可摧。不过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围攻城堡又变成了象两个世纪前那样慢吞吞而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情。战争重新成了一连串的城池攻守。鉴于部队的机动技术、过分的自信或者后勤供应的压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有时也会促使双方军队跑到野外来面对面地打上一仗。

新的城堡防御工事以及对付它的攻城手段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古罗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