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种种埋下了伏笔。此后,长老们的骚动,安国的战乱,九州的纷争,便不足为奇。
************
安庆三年,我十一岁那年。因王上的生辰,元月的烟火格外的耀眼,璀璨的照亮夜空,编织着不真实的梦境。兄长带着秋秋不知因何事离开了安国,奔走于****,于是我与薄野望出行。
大街上,负责护守我的薄野望突然在花楼前驻了脚,因为二楼那半掩未掩的红纱,羽巾遮面的女子,带着欲说还休的羞赧,总能为无暇的想象留白。
“安阳小姐,不要在这里走远,失陪一下。”
他微笑颔首,黑眸在漫天星火中忽明忽暗,元日的红宵灯巧妙柔和的勾勒出他好看的轮廓。
“薄公子请便。”我站在河边,近处尽是点燃浮灯祈福的人们,再转身时,连他那淡雅的背影都再无法寻到。
在桥头点燃一个花烛,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仿佛梦境。俯身将载着花烛的纸莲放入河中,起身时却发现不远处的柳树下,不知何时坐了个极美的女子,手中托着红莲,侧脸望着河上的点点星光,似乎在仔细回忆着什么,灯花中的烛却迟迟没有点燃。
烟火在天上绽放,那昙花一现的瞬间,我朦胧看见,她脸上的道道泪痕。
忽然拂过的一阵不太温柔的夜风,将她手中的红莲送到了我的身旁,我连忙捡起,走到她的跟前。
愿意听我说一个故事么?她微笑着这样与我说。想起那薄野望未有归期,我点点头,与她并肩坐下,看着人来人往。
细雨中的石台青巷,高耸的白塔,赭色黑顶的森严屋宇。我从她的描述中,知道那是太行灵学院。
她的声音轻柔,说到这里却突然泣不成声,我忙拉住她的手,希望能够抚慰她情绪上的起伏。
就在这时,眼前景象突然扭曲,各种嘈杂淡去,我惊叫一声捂住脸,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再睁开眼时,却难以置信的发现自己正站在熟悉不过的青石路上,头顶的太阳刺眼,分明不是月夜烟火,太行灵院规整的院落中的声声蝉鸣撕破空气中的燥热,说明着这是个仲夏的午后。
院落里静悄悄的,我惶然四顾。瞥见远处四层白塔,心中震惊。灵院史课上,指导官分明讲过,十三年前,因白塔遭敌人攻陷被毁,再建起的白塔便是七层。眼下看来,这难不成是十三年前的太行灵院?
这怎么可能……这莫非是时光倒流?
一个白衣蓝袍的身影晃入眼,那是灵院特有的滕服。待那人转过脸时,我掩饰不住惊讶,居然是刚刚那位女子。
依旧是极美的面孔,但身形要比现实中的她小上很多。她似乎并未注意到我,踉跄的脚步在寂静闷热的午后打着起伏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