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十七章 管家与少年㈢

第十七章 管家与少年㈢(3 / 4)

聪慧,当个通译,那是大材小用了。至于这做生意嘛?主人说笑了,我看主人似乎还不想离开这里。”耶律文山道。

“我曾想离开这里,并且也那样做过。前年夏天的时候,我曾越过阿勒坛山,可是我很快又回来了。”赵诚道。

“主人为什么会回来?”耶律文山惊讶地问道。

“当我历经千辛万苦,翻越阿勒坛山之后,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沙漠,我发xiàn

在沙漠面前,我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我忽然失去了穿越沙漠的勇气与希望,因为到了那里我才明白,我原来不知dào

自己应该往哪里去,所以我就回来了。”赵诚叹道,“很可笑是吧?”

“不,主人。那阿勒坛山不比沙漠更容易穿越,道路险阻,野兽与毒蛇纵横,即使是成年之人也不敢只身一人翻越,你能以十一岁之龄翻越那座雄山,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耶律文山赞叹道。

“管家不用这么恭维我,其实我是跟着一个花剌子模商队过阿勒坛山的,只是在深山中死了好几个人。”

“莫非也是如我一样遇到了盗匪?”耶律文山道。

“不,是我亲手杀的。他们见我幼小,又是汉人,横生歹意,想虏我为奴隶,我佯装顺从,等过了阿勒坛山,我便乘其不备杀了他们,可笑的是,他们还在做着美梦。”赵诚笑了笑,只是这脸上的笑意让耶律文山不寒而栗,“即使是最温顺的羊羔,为了活下去,也要反抗。所以,前几日我杀了那屈出律,看到一代君王的尸首吊在树下,我并不感到害pà。”

“杀人的感觉不太好过吧?”耶律文山轻轻地颤声问道,他很难想象一个少年手刃他人时,是个怎样的心态。

“那是自然。可是我却不后悔,那些商人也许也算得上是买卖公平之人,在任何一个地方也许也算得上是个好商人,但是我要活下去,就只能杀了他们,当他们恶念一生,就容不得别人也用恶意施加于其身。你说我做的对吗?”赵诚问道。

“这天底下的道理,有时很明白很浅显易懂,却又让人雾里看花。对于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生存之道就是,谁能活下去,才是好道理,人们只会用羡慕的眼光看那些衣着光鲜,不管那些人的钱财是从何处来的。这天底下的君王,哪个不是杀人如麻之辈,在这草原上更是如此。”耶律文山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这让赵诚刮目相看。

“那蒙古圣女阿阑豁阿也是一个道理,若这成吉思汗没能一统大漠,反为他族所灭,恐怕她那借光生子的神奇故事,跟你们大辽国的‘十香词’一样成为人们的谈资罢了,人们只是想从中查证有什么奸情,所谓借神光受孕生子,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甚至要是没有文字来记载,要是万一亡族灭种,别人压根就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