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四十一章 汴梁㈠

第四十一章 汴梁㈠(3 / 4)

来为自己撰碑文,因为那样不能显出自己地高大英明。

所以,汴梁城内两大才子被崔立召集在一起。这王若虚被称为文坛盟主,文才自是一流的。元好问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与时人白华合称“元白”。

这崔立布置任务时,却正话反说:“汝等何时立一石。书吾反状乎?”

两人面色如土。

崔立忙着带领百官出城请降,留下一个名叫翟奕的监督。这两才子呆在一起如同热锅里的蚂蚁,他们“软弱”,却将这件事视为余生最大之耻辱;他们“有骨气”,却又不敢对抗崔立手中的利刃。文人的可悲之处,莫不过此时此事了。

“今召我等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王若虚心道。文人大多好名。他与元好问两人皆知,作了就名誉扫地。可是不作碑文,门外的军士就会将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两人就在一起,哀天怨地,大叹生不逢时。人的名树的影,他们俩人此时宁愿自己目不识丁。

崔立带着百官及天子冠冕及无数珍宝出城请降。他十分兴奋,这兴奋中夹杂着紧张与惊惧,复杂地让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就在崔立出城地时候,御史大夫裴满阿忽带,谏义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右副点检完颜阿撒,讲义蒲察琦,户部尚书完颜珠颗,参政完颜奴申之子麻因相继自缢。

还有人正在准bèi

自缢。

“降臣参见贺兰国王大驾!”崔立一进入赵诚的大帐,就恭敬地拜倒在地,行了个九拜大礼。而他的心腹及不得不跟在他的身后的文武百官们,则挤在帐外,在贺兰军的刀箭下发忐忑不安。

“抬起头来!”赵诚并未让他起来。

崔立连忙抬起来,他想知dào

自己拜地是什么样的人物,而赵诚却是想知dào

这个崔某人到底有什么能耐独揽汴梁大权。混世魔王崔立貌不惊人,他一双狡黠的眼睛让赵诚感到极恶心。

崔立身居高位,当然也听说过赵诚,只是他不明白这个同样是汉人模样的人物,为何成了蒙古人国王,完颜守绪出奔,朝中大臣大多都留在城内,不过这些顽固不化之辈,小臣恐冲撞了国王大驾,故而并未全领来。”崔立道。

“崔大人辛苦,你将汴梁城献给我,此功须厚赏。我自会让你做河南王,不过本王想知dào

哪些人还有拥立之功,本王可不想让有功之人未得封赏!”赵诚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嘛!”

“臣代诸位降臣向国王谢恩!”崔立大喜。在他示意之下,他的心腹们都被集中起来,他们在梦着荣华富贵,却不知自己踏上了黄泉之路,甚至有人还拼命挤进来。

赵诚站起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