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二十六章 盟约㈥

第二十六章 盟约㈥(3 / 5)

狮子大开口,将价码开得极高,这样才好坐地还钱而已。那金国使者乌古孙仲端每砍下一个价码,和使团成员都会以为是个重大胜利。

“孤可以退一步,商州可以不取,虢州亦可以不要。但潼关外的古函谷关及荆山一带乃潼关之外翼。尤其是荆山与少华、太华等大山相连,与潼关本为一体,须归孤所有。”赵诚道,“孤索要之岁币,亦可减半。”

“遵旨。”三人应道。

“我朝与金人和盟之事,让礼部见好即收吧,不可再拖延了。命陕西军郭德海不可轻举妄动,待两国议和完成,立kè

退兵。”赵诚又道,“孤不攻金国。谅彼方亦不敢挑衅。只是宋人对孤和盟之约置若罔闻,莫之奈何!”

秦国君臣均感到有些委屈,赵诚等人均自以为帮了宋国大忙,秦国想与宋国交好的提议,宋国应该表示支持才对。可是正式地国书早就递交了,却迟迟未能得到宋国的回应。

“既然如此,臣以为不如命陇右军与西凉军,并陕西军一部向南逼近。”耶律楚材道。

“耶律大人欲以武力逼宋人回应?”高智耀惊讶地问道。

“正是!我朝虽不欲与宋人为敌,宋人何尝不如此呢?”耶律楚材侃侃而谈,“丁亥与辛卯年蒙古军两次袭三关及蜀地。宋人损失惨重,今蜀口关防相较以往已残破不堪,我军若是有心拿下,宋人岂能抵挡?”

“耶律大人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王敬诚道。

“正是!”耶律楚材抚着长须。极自得,“我大军集聚,做出围攻之势,宋人警觉,士卒则夜不能寐,忧我南进!至时,宋人必会遣使与我朝修好,彼时我朝与金人盟约已成。宋人何以自居?况金宋有世仇也。宋人岂敢又树一强敌?”

“不如再遣一小部轻骑循吐蕃地界佯动,威胁宋川蜀腹地。”王敬诚也建议道。高智耀见他们二人并非想与宋国真zhèng

交战。也赞成这种围而不打的主张。三人看向赵诚,等赵诚做决定。

“卿等所言甚好!”赵诚感到极高兴,“将孤的旨意快驿传给卫慕与秦九二人,命他们做出进攻之势,再命郭德海,让他也做好进攻宋军右翼的准bèi。”

“遵旨!”三人应道,躬身退回。

在赵诚的授意之下,礼部与金使乌古孙仲端很快就达成了初步协议。

根据这一协议,金国承认原属金国的潼关及以西大片领土皆归秦国,陕州大部、虢州一部亦归秦国所有;双方结为兄弟之国,秦国为兄金国为弟,双方东西相望,彼此互助,任何攻其一方地,即为另一方之敌;金在明年秋七月之前一次性给秦国一百万两白银,以补偿贺兰军替金国解蒙军围汴所费;金每年输送秦国岁币银二十万两,绢布十五万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