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章 瑞雪㈥

第七卷 朝天子 第六章 瑞雪㈥(2 / 6)

惜了。

“这回是行台来检查督导,或是宋元帅亲自来?”胡铨问道,“要不就是枢密院派官差来?”

“大人,前两天董某听人说,有人看到宋元帅带着一帮将校匆匆去了河中府。看模样倒不像是去河中府检查府兵轮训的,也没听从河中府来地人说那里下了征召令。再说,宋元帅也不必带着这一大帮人去。”董秀才道,“估计是行台大人派人来检查备战。军事本与府衙无关,可这征召精壮,准bèi

名册、钱粮、车马却是官府的事情,马虎不得。”

“最近这半夜征召的事情尤多啊。”胡铨凑近问道,“那是不是说真要有战事了?”

“这难说,真zhèng

打仗也用不着我们府兵。”董秀才摇了摇头道,“不过我们大秦国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府库充实,国势如今蒸蒸日上,吾王早晚要一统天下的。看这模样是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了。”

“最近报上不是总是有人鼓动打到汴梁城下吗?”胡铨道,“打就打呗,早打早太平!天下有德者居之。”古来征战几人回?大概也只有咱们大秦国,才会这么好战。”董秀才叹道。他这副酸酸的姿态又令胡知府看不惯。

“董先生,你再受累点,去催促有司加把力qì

,让各地县令、县尉及保甲、乡老接到征召令,火速将精壮列队送至此处。若有拖延,本府严惩不怠!”胡铨道,“咱们把人手给召齐了,由得武夫们去折腾。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

“大人……”这么冷的天,董秀才真不想出去,那茶还未煮好,可是知府大人命令了,他只好走出刚刚变暖的书房。

待董秀才走了,胡铨才道“本大人还要补睡一会,这扰人清梦的征召令!”

天亮后,整个平阳府都动了起来。各县县令和管治安地县尉们,纷纷将从平阳府转来地命令,分发下去,凡是家有十七岁以上五十岁以下人丁都接到命令,立即自备短兵器,父子、兄弟、乡邻,离开家乡结伴赶往最近的集结地,小镇或县城,然后点集完毕后又在各地县尉地带领下,赶往平阳府晋州。

这样的召集令不过是很平常的,每年秋收之后全平阳府的府兵都会集中在一起训liàn

一个半月,掌握基本的作战技巧及军令,然后在寒冬来临时又各自解散,并不耽搁农时,这是农人向朝廷承担的徭役。

只是令精壮们有些不满的是,近两年来,每每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时候下了紧急征召令,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指定地点时,大人们挥了挥手又将他们打发回去。

这是折腾。人人都这么想。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当精壮们习惯了这种征召令,也就见怪不怪了。都麻利得很,带了点干粮,拿起自备的弓箭,就出门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