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三十章 运筹帷幄㈢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三十章 运筹帷幄㈢(2 / 5)

。臣日夜兼程,不敢耽误。”刘敏道,“并代安北军大都督萧将军向吾王祝hè正旦。”

刘敏有一付好皮囊,既有武人的气势,又有文人的气质,这两种形象在他身上得到集中体现,令人过目难忘。

但此时的刘敏,看向背北面南而坐的赵诚,只有敬服。想起往事,他不禁感慨万端。心道这世上真的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当年的他可没有想到在成吉思汗面前十分乖巧的赵诚竟是成吉思汗家族地最大死敌。

“听说德玄最近爱上绘画,不知可有成就?”赵诚笑着问道。

“恰逢佳节。臣拜见国主,特献上一幅拙作以为贺礼。”刘敏有备而来,呈上自己的大作。赵诚当地命刘郁当众展示,画的是一幅墨竹。

翰林学士承旨刘郁当众评论说这画技虽有些笨拙,念及刘敏这是刚入门道,还算是很不错的画,值得嘉许。众臣纷纷点头附和,人云亦云。赵诚起身观瞻,却摇头道:

“德玄见过竹子吗?”

赵诚此言一出,厅堂内一时噤声,刘敏的脸蛋立kè

红了起来,他是居庸关外德兴人,虽然大河以北也有竹子,毕竟不太常见,何况他自少时起又长居漠北。即便是刘郁也感到有些尴尬。

“孤虽不懂画作,但也知实践出真知,倘若没有见过实物,全凭臆想或者他人之作,却不是什么佳作。譬如治理一方百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燕京方下,大臣们纷纷上表称要安抚百姓,调粮接济乱民,这不过是泛泛而谈,却无人知dào

中都路有口多少,余粮多少,还需接济多少?”赵诚意有所指。

“臣知罪!”刘敏无以辩驳,赵诚这一通话令他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才好。

“你眼中有竹,胸中方才有竹,然后绘画则笔下有竹。”赵诚道,“身处庙堂之高,不光要心中有国家、百姓,更要亲身躬察,方才不令政令国策偏颇!而为一方治臣,则更要体察乡野,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不可泛泛而治,更不可万事唯上,纸上得来终觉浅!”

所谓胸有成竹,并非赵诚的自创,苏轼早有定论。赵诚不过是借此训导臣子们一番。

“燕京拟改称北平,中都路拟改称北平行省,取北征平复之意,需yào

能臣代孤治理,孤以为卿早年曾治燕京,对燕地地理民情皆较为熟悉,因中书提议,故孤委任卿为北平行中书省事。孤今日这一席话,送于卿自勉!”赵诚道。

“臣铭记在胸,必不令国主失望。”刘敏道。他这才知dào

赵诚这是要重用自己,说明他已经得到赵诚的信任,方才那一番教xùn

,只是提醒自己。

“彦诚以为这画如何?”赵诚却问另一位与他年纪相仿地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