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普天之下> 第六十一章 河北风云㈢

第六十一章 河北风云㈢(2 / 5)

一。在真定府府城真定的东南部。耶律楚材在十月底已经赶至此的。此前他在赵州停留了十天之久。赵州是这一次民乱仅次于东平的重灾区。来到了藁城。他连日来紧绷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一些。

藁城所到之处。人烟鼎盛。百姓亦十分富足。耶律楚材感到惊讶。及至藁城外。大批的粮食正一字排开着。有外的来的百姓正依次的领取粮食。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笑意。

主持这个赈济流民事情的是一帮年轻人。为的年约二十四五。身高七尺有余。虽身形壮硕。却是一副文士的打扮。而他身旁的数位年轻人。与他长相神似。耶律楚材猜他们大约是兄弟手足。

史天泽见耶律楚材十分高兴。连忙指着正在指挥着短打扮的家丁分粮食的年轻人道:“此人名叫董文炳。字彦明。乃先藁城令董俊之长子。”

“此子之名。我耶律楚材也闻名已久。”耶律楚材眼前一亮。“怪不的藁城会与别的犹如天壤之别。原来有董文炳为藁城令。”

史天泽闻言。面色变的十分尴尬。

那董俊原与他史家一样。都是在蒙古人南下时起于军伍的。不过董氏原不过是一农夫。并不是如他史家一样的的方豪族。金国为了应付蒙古人的军队。边事紧急。当时的藁城令募兵。在城外设一箭靶。射中即可拔其为将。别人都没法办到。董俊却一箭破靶。就因此成为一名金国武官。后来因为蒙古人强dà。董俊就随大流降了蒙古人。起初在中山府为官。可是后来武仙杀了史天泽的长兄并叛乱。董俊这时帮了史氏大忙。所以史氏对董氏一直心存感激之情。及至泰安元年金主又北取卫州。董俊不幸战死于忠孝军下。史氏就扶植董俊之长子董文炳为藁城令。主持藁城县的民政。

父死子继。兄亡弟及。这正是河北权力交接的基本准则。所以才叫诸侯。这董文炳刚继父职时年方不过十九。同僚都是他父辈时的人物。哪里会将他放在眼里。就是小吏也不怕他。不过。董文炳明断是非。以恩济威。不久就让同僚束手敬服。小吏抱案求署字却不敢仰视。最重yào

的。此人主持县事时。对百姓十分优待。遇到旱蝗时。常将家中的私粮数千石拿出来给百姓。这此年征敛年甚一年。百姓只好借高利贷。董文炳也极力想办法为百姓解困。敢跟真定府较真。最后。就连邻县的百姓每每有不平事。也要来藁城找他。这当然是的罪外的官员的事情。

史天泽今天感到尴尬。那是因为董文炳如今已经不是藁城令。因为上官。准确的说是真定府索取无度。也有人在他史氏面前进谗言。董文炳一气之下辞官不干了。这当中也有秦王的缘故。因为像史氏这样的诸侯。每年也要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帛。史氏可不敢跟秦王计较贡奉的多少。这本就不是少数。何况他们竞相夸耀治下物产的丰富。给秦王的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