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136章惩治张邦昌

第136章惩治张邦昌(1 / 3)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眼光;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在于度量有多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一个宰相,可能阴险卑鄙,可能碌碌无为,可能贪污好色,但是至少有胸襟气度,唾面自干。即便是心胸狭窄,也要做出一副心胸宽广的样子。

当年,曹操的儿子、侄儿,大将典韦,都被张绣杀死,曹操恨得张绣直痒痒;可是张绣投降时,曹操照样是接纳了张绣,不管是心中怎么恨张绣,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算账也是在秋后再算,而不是在投降之后,立kè

算账。

此时,李纲在赵朴眼中,地位一下再下。

恍然间,赵朴觉得让李纲去镇守山东一带州府,是不是错误的。身为一方大员,最需yào

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只要不是投降金军,都是团结的对象。而照着李纲这种狭小的胸襟,或是刚正不阿的性子,他能做好吗?

“罢了,权当交学费!”赵朴想了想〖*中文网

M.35zww.,还是照旧吧!

李纲在守卫汴梁时,虽然有错误,但是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还是让他去山东吧!守住是他的本事,守不住权当交学费。

宋金之间军力的差距,注定了开战初期,会大量失地,赵朴已经做好了河南,山东,江淮、襄樊,甚至是江南地区陷落的可能。没有大量的土地沦陷,根本难以分散金军主力,更没有趁机击败金军的机会。

这是必然的,未来的趋势。

区别也仅仅在于,在大量失地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战机歼灭金军,这是典型的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土地换取金军伤亡。

“你知dào

我为何要留下张邦昌吗?”赵朴冷笑道,尽管看李纲不顺眼,也不得不忍着。李纲的威望太高了,本身就是一块响亮的招牌。在没有合适的入选替代他之前,还真的不能把他凉在一边。

“陛下,无非是看着张邦昌有着投诚之意,而我朝又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李纲道,“陛下,张邦昌不得不投降,因为汴梁百姓都不服他,汴梁的文武都不服他,远来的勤王之师也不服他。他可谓是孤家寡人,除了投降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若是他继xù

称帝,陛下不必亲自讨伐,就有人将他绑倒陛下帐前!”

赵朴心中暗道:这就是大义,这就是民心。大义、民心这玩意平时看不到,可是在关键时刻,却是起着极为重yào

作用。

张邦昌投降,本身就是无奈,或者说是他有自知之明。

“陛下,若是不诛杀他!那是不是意味着,篡位而不必受诛杀,鼓励乱臣贼子篡位吗?”李纲义愤填膺道,“这是杀鸡儆猴,杀了张邦昌,威慑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