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日记> 第三十八章:朵颜三卫

第三十八章:朵颜三卫(1 / 3)

('这厢也是因为李百户他们的‘前车之鉴’,才发放了短铳。唉~~”说罢吴征长出一口气。

这吴征被调任到边关要接替的是一位叫李陌的百户原先的任务。这位李百户可不是调任或是升官走人了,而是————死了。

这太原千户所,大同千户所光要负责那些“职责”内的活,还有别的任务要外派。李百户再三月之前便接到一任外派任务——伪装成汉族商人到兀良哈三卫中最大的一卫朵颜卫卧底,暗中探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这朵颜三卫,蒙人其为兀良哈三卫。这些部落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时代。成吉思汗曾把大兴安岭以东的部分地区分封给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和侄儿额勒只带二人,作为他们的兀鲁思。帖木哥斡赤斤的兀鲁思“地大物博”,西起大兴安岭,横跨嫩江,东与女真为邻,南近松花江,北抵黑龙江流域。该兀鲁思的主要部众是乌齐叶特人。额勒只带的兀鲁思,位于上述兀鲁思之南,西拉木伦河以北,其主要部众是兀良哈人和乃蛮人。这部分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的名将者勒篾的后裔所率之部。他们是跟随额勒只带从不儿罕山迁徙到此的。起初,这部分兀良哈人居住在额客朵颜温都儿山一带和搠河流域。

元惠宗妥欢帖木儿汗从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兀鲁思和部落,为保卫自己的领地,防止明朝进攻,进行了积极的防御。他们往往采取以攻为守的政策。当时,木华黎后裔纳哈楚将军统率着二十万蒙古军,驻扎在辽河以北的金山到龙安(今黑龙江省农安县)、一图河(今伊通河)、亦迷河(今驿马河)一带,成为上述蒙古各部的防御屏障。

大明洪武二十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洪武二十一年,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便是今天的贝尔湖——被明朝大将蓝玉的军队击败西走。这些重大的军事失败,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廷。

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至此三卫所辖区域以嫩江为中心,东起乌裕尔河,西至洮尔、绰尔两河流域。同时,明廷授封三卫首领以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明廷要求他们“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老老实实的做明朝的“属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