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子两侧坐着的两个带着眼镜的文化人,也停下笔来不断的碾磨着那些快要冻上的墨汁,一边小心翼翼的往里面倒上一星半点的热水,从门缝里面钻进来的冷风无视他们身上厚重的破烂棉衣,将他们白嫩的脸冻得发紫,高大全无不恶意的想到自己以后要是这样那怎么得了,虽然很受那些小姑娘小媳妇的关注,可是白嫩白嫩的哪里像一个爷们?在他幼小的心里父亲和政委就是真正的男人!
会议开的十分的僵持,毕竟鄂豫皖是多年打下来的根据地,有很深厚的感情是在所难免的,更不用说良好的群众关系已经深深的将这些大别山出来的汉子所深深的感染了,自己无数的亲人为了革命倒在了这片已经浸满热血的泥土上,可是自己却因为苦难而主动放弃,这让人情何以堪!最起码是那份与故乡难以割舍的纽带—乡土之情啊!这个曾经让多少英豪为之扼腕而叹的感情!
虽然中央的意见是到卧牛山这一李自成发家的地方去创建新的根据地,可毕竟那里人生地不熟,群众关系不好,打开局面有一定困难,而又让一只由十六七岁的少年组成的部队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万一出了点什么事情部队可是要散掉的。不过在临近鄂豫皖创建新的根据地,在敌人以碉堡封锁,以重兵合围,纵深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的今天,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苦难的事情,而且离根据地近了,也难以调动敌人的主力部队,根据地的担子依旧是那么的重!
即使是地主老财家的饭堂,也依旧被这浓浓的烟雾所笼罩着,大家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要不就是在本子上圈圈画画,要不就是一边抽着烟一边低头深思,作出离开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艰难了,尤其是对于土生土长的各级指战员来说尤其是如此。不过最终的党中央来的决策还是其无比的威信让每个人都认同了,无论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中央的命令是一定要执行的!
为了隐蔽行军不让敌人发现踪迹,也是为了不让老百姓有什么格外的担忧,部队决定在晚上出发,沿着大别山山脉的余势,走出敌人的包围圈。
清冷的小街上,满是整装齐具的红军战士,稚嫩的脸,沉重的步枪,有点湿滑的青石板路面,还散发着刚刚脱去谷物的梗清香的草鞋,漫长的队伍,在夜色下来出好长好长的一队。跟着政委一同前行的高大全,不断的看着四周的景物,那些被昏暗的油灯或者是噼啪的火把照亮的标语是那么的刺目“没饭吃的穷人赶快来赶红军!”
可是红军也没有余量啊!口袋里面的那个玉米馍馍,是今天下午面色枯黄的嫂子专门留给自己的,可是高大全却清清楚楚的知道,政委家里的那个二娃子现在肯定是饿着肚子在到处寻找着食物,涨大的肚子里面肯定是灌满了凉水。可是高大全又无法拒绝,面对嫂子那真诚的目光,即使世界上再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拒绝!这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