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啊,你这老东西……还跟我讨价还价啊?”赵城的话逗笑了崔进。
“跟别人我或许不会,跟你那必须要讨价还价。”崔进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毕竟跟紧政策走,才能更明白学校发展方向不是?”
“说到底,你不是为了我的香烟,而是为了你的生源吧?”赵城手点了点崔进,“你这老狐狸的性格一点也没变,一点便宜都得占个齐全。”
“咱这小庙又不是北京和上海那等大寺,经不起风浪,得一锤头一锤头夯实了地基,才能成为常青藤啊。再说,生源多了,人才也就多了,对你不也是个帮助?”崔进弹了弹手里的烟灰,等待赵城讲明白这一次的政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
“呵……你这话倒是一套一套的。”赵城越笑越开心,“行吧,既然你想知道,那我就跟你说说?”
“愿闻其详。”崔进直视赵城的眼睛,他等着铁路人崛起的利好消息。
“你知道三年前的那个电影吧?”赵城意有所指的说道,“就是老佛爷,洋人来给我们修铁路的《末代皇帝》。”
“知道。”崔进眼中闪过明了的光芒,怕是这个电影让上海铁路局的领导有了感触?只是会是什么样子的感触呢?
“百年耻辱,需要长远计划来摆脱落于人后的困局,而这个计划便是人才计划。”赵城将自己的介绍信递给崔进。
崔进打开介绍信,笑起来,“啧……到底是老赵,这上海铁路局都给你开了尚方宝剑啊……只是这个计划是落地在哪个方面?”
“火车建造。”
赵城的话让崔进的眼睛有了亮光,那是一种身为铁路人特有的亮光,是一种看着曙光的希望。
“火车建造?”
崔进出生于1940年,比赵城还要大5岁,他的记忆里有民国铁路的没落也有新中国铁路的崛起,可这记忆里面唯独缺了中国铁路人的骄傲:那就是洗刷百年前铁路被洋人修耻辱的骄傲!
至今,铁路人还没有一件独立建造的火车。
重工业的不完整和薄弱,让铁路人一直与外国人合资建造火车,非国产的个中滋味,非铁路人无法道哉。
而这一次,赵城短短四个字,却让崔进的脸上有了喜悦与希冀。
“是的,火车建造。老张给我的计划书里写着如何通过二十年的时间,完成火车独自建造的目标,纯国产,不带一丁半点中外合资的影子。”赵城的话像是石头砸入了湖水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我们二十年的时间,独自建造火车?这放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崔进感慨道。
“是啊,放在过去,确实不敢想。但是我们必须要敢想敢做,才能有机会实现计划,不是吗?”赵城的话让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