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矿场倒是挺有名气的,你还真别说,那里发生的故事,就算是我们这里也的人也清楚的很。”和尚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我来了兴趣,坐在了沙发上说道:“那你倒是说说看。”
和尚吖了一口酒,旋即说起了一段尘封往事,年代大概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在这个时间段的沛县还没有现在那么富有,当时有个地方叫做西丰村,也就是西庄矿场所在的村庄。
村长是个老好人,叫李志国,大概有五十多岁,口碑很好,但当了二十多年村长也碌碌无为,当时他也知道村子里面粮食不多,老人们都要挨饿。
为什么是老人呢?这道理很简单,就是老人们已经不能下田干活了,于是省下了口粮都给小孩子和青壮年吃,毕竟这关乎到村子的未来。
而村长非常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才没有让周围的老百姓吃好喝好,隔壁的二郎庙村,都已经是家家都盖了新房,反观西丰村,人们住的还都是土坯房,十分简陋。
某一天,李志国看到了村里面有孩子拿了黑色的石头,他感觉稀奇就拿来看,这李志国也是读过书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是煤矿,他十分欢喜,就问孩子们石头上哪里来的,孩子们则指向了一条湖水的缓坡上面。
于是李志国就去看哪个缓坡,却意外的在上游位置,发现了很多类似的矿石,他知道这地方是有煤矿,在当时的人家,还都是用煤的,所以这煤矿更是十分来钱的玩意。
于是李志国就跟村里面的干部商计一下,要开采挖矿,然后带着老百姓赚大钱,但他的性格人们也知道,属于很孬的那种人,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所以他的话语也没啥威信,也就没人去听从他的话。
而老李性子倔强,既然没人跟他一起干,他就选择了单干,花了三年的时间,和自己的小儿子挖出来一个深洞,这个洞就像是上世纪山西的那些煤矿洞一样,十分狭小,而且还很危险,只能容一个人弯着腰进去,然后弯着腰出来,搞不好遇到塌方之类的事情,里面的人就会死去。
而且这样狭小的煤矿里面通风不是很好,下去也非常危险,但父子两人还是克服了千辛万苦,挖到了第一桶煤。
因为这个简陋的煤矿场临近河水,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路上交通很不方便,但有一条河就完全不一样了,水路是最便捷的运输方式,而且当时的这个矿洞还是临河而起,所以这更是节约了很多的运输成本。
村里的不少滑头也看到了这个生意的可行性,本来人们都是将村长当成了一个大傻子,老好人,可是村长这一次的行为,却是将村民们都给开窍了。
于是村里头的人来帮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分一杯羹,而村长的小儿子不高兴了,他说着洞是他们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