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集灵气于湄江,天公有意生郭郎。
真的!我一直认为正勇是天纵其英才。
天纵之英才,上天会“纵”他,“宠”他,使他赋予了超人口才和聪明的头脑。他几乎是学什么就会什么,并且能超过常人。他学音乐,就会自己作词作曲。毕业后,在马头山完小任少先队辅导员时,一首“三包”歌曲(自作词作曲演唱),就一炮走红,被团县委看中,从此步入政坛如鱼得水;他业余拍照玩玩也能参加摄影获奖;他写新诗,被遵义《九人诗选》列入,填的词,那率性,那气魄,我自叹不如;凤冈县茶园典礼,他提笔为赋,倾倒众僚。这样的人,除了“天纵英才”还没有更合适的词来概括他。当然,天假其才的同时。也会折损一些来平衡之,不然,怎么会说“天道唯公”?
还是初中时,他父亲就毫无征兆的去世了。他上无哥姐,下无弟妹。祖籍四川,迁居在湄江河畔马头山下多年,代代单传。所以正勇连亲亲的叔叔伯伯都没有一个。好在**是湄江一望族世家,不过解放初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地主成分,折磨自是少不了。
所以,他母子二人孤苦无依,相依为命。在小镇街道上的日子也是清苦的。**立志守节,抚养幼子成人,令人敬佩。对正勇自然是宠爱有加,百般呵护。每个假期回家,都要给他包许多好吃的,当然,他每次都与我分享。记得有一次,他带回来已经弄好了的香喷喷的香肠,我二人就晚自习都不上,搞了香槟啤酒,在寝室,就在我上铺的窗子边,把我的画有棋盘的箱子做桌子,对饮起来。是时也,明月洒窗,清风徐来,城市万家灯火,铁轨火车隆隆。我俩天南海北,纵贯古今,横通万里。他兴之所至,竟搁杯横笛,我随口吟诵,笔到诗成:窗外月,窗内笛。笛声悠悠邀明月,良辰好景设。
顺便说一下,我们俩经常不上课,以文学社出差的名义跑去师专、卫校玩,他有不少老乡在那里。特别是卫校,几乎全是美女,令我大饱眼福啊!我发感慨:湄江女儿水灵灵,天赋异禀解多情。他说,睿兄,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我忙说“大丈夫功业未成,何以言妻?”呵呵!其实是明知没希望之事,谈它作甚?
古人相交,交志交心者,必入室拜母。所以他也曾在假期,和张书记先模,假小子志平,保镖继厚一起拜见过我的父母。当然携带着他的粉丝小精灵,那是腊月,我家正好杀年猪。可惜我家年猪既不肥也不大,我很没面子,不过也其乐融融哦!
我去他家尤其难忘。那是一个暑假,天气很好,我邀约了最好的朋友世合,也是最有文才的,他听我说起和正勇的交情,也很愿意结交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一起在师范读书的我们土坪的老乡也是我补习班的同学,师范四班的罗健,在学校也彼此熟识的。我们三人从土坪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