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娄山八月秋风凉
师范三年里,走得最远的是花溪,走得最险的是娄山关。
(一)娄山关的传说
还没去遵义读书之前,就听老人们说起娄山之险,据那些曾经娄山关下松坎去重庆担盐巴的牯牛汉说:板桥闪又闪,娄山鬼门关,过关十八盘,好耍是松坎。
儿时的我曾好奇的问伏牛弯的得成**,这顺口溜是什么意思,他以一个文盲亲历者的识见对娃儿时的我说:从这边去到得娄山脚下,一个叫板桥的地方,一溜木板搭的桥,窄窄的、曲折的,跨过沟,搭过河,还贴着岩壁,闪一闪的,一个虚脚掉下去,这条老命就除脱了!我后来知道那个沿山绕的应该叫栈道,当年韩信大张旗鼓修复的,沿悬崖走的蜀道就是那种东西,遵义隔四川近,曾一度属于四川重庆府管辖,所以自然就向蜀人习得栈道之法,搭就这闪闪的板桥。爬山涉水下重庆担盐巴,这种生活必须品。娄山鬼门关,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那里高寒难到,前后几十里荒无人烟,走到那里只剩半条命了,又累又饿,能顺利走过那里,就算捡得半条命了,所以把他叫做鬼门关;那另一个含义呢?他脸上马上现出恐惧和悲哀的神色,那里真有鬼啊!有一次我们几个走到那里已经快黑了,心说喘口气赶到板桥“进歇”(住店),可还没坐下,就见一阵大风,接着一阵怪叫,就是传说中的鬼叫声“呱…啊…呱…啊!”声音凄厉,刹的一下,汗毛直竖,汗水直流,远远的就见到一跳一跳的,花花绿绿的脸,披散着长长的头发,搭着长长的红红的头发,就向我们飘来了,妈呀,鬼呀!我们横滚就跑下板桥来了,盐巴担子全都丢了,那一趟就白跑了,连本带利都丢了,搞得我好几年都借债过日子啊!我们几个就得一把劳力,又没别的手艺,后来又多约了几个力大汉子粗的,毛起胆子再去。嘿,你说怪不,后来就平安了,听说是周西成当**了,杀了一批在娄山关装神弄鬼抢人的賊(他发音为zui的轻声),我们猜想那些鬼肯定是强盗假扮的,日妈那些砍脑壳的,他妈个屄的!早晓得是人装的老子们就和他拼了。这时他忍不住爆了粗口。
我也松了口气,接着好奇地问,那么,**,过关十八盘,好耍是松坎,又是什么意思?
就是过了娄山关,那个路啊,弯来拐去、弯来拐去哟,总是走不到底,两边山又高,林子又大,一哈又听到老虎叫,那猴子一不小心就把人的帽子摘起跑了,有一回把老子插在腰带上的烟杆都抽起跑了,那个狗日的,才害人呢!那是我在松坎街上花十个铜板买的啊,可惜死了,一股惋惜之状,如在当时。我倒是觉得那猴儿可爱!
那松坎有什么好要儿的啊?**,你快说嘛!
他望了我父亲一眼,脸有些红,突然像大姑娘害羞似的,“三哥,给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