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微脑有些昏昏涨涨的,也没有什么胃口,就着酱吃了一些,然后让银朵银叶准备好要送给风老先生和宴老先生的东西,准备去蓑衣楼。
除了她自己在帝城买了东西,还有便是苏吾送来的两箱衣服鞋也要带上了,对了苏吾给风老先生的信。
银朵银叶也忙了一个早上了,黎微让她们快些去休息,带着张妈妈一同过去,那聚云居的伙计还在,张妈妈让他帮忙将东西装上了马车,然后赶车去了蓑衣楼。
因着来的并不是时候,两位老先生早上的时候就出门游山去了,要等到傍晚才回来,黎微才想起自己来得匆匆忙忙,竟然没让人通个话就过来了。
她想了想让人将给二位老先生的东西都搬到后院去,自己先回去,然后让郑叔得了消息便去十里茶告知她,她到时候再过来便是了。
郑叔应了下来,黎微就带着张妈妈干脆又回了十里茶,然后将要送给黎安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去了书院看黎安。
黎安如今正在淮安县的岳山书院读书,因着在岳山山下,故取名岳山书院,是书院,其实并不大,里面的先生不过四人,都是秀才出身,学生不过四十人,如今都住在书院里。
书院的其实就是一个院,连门口顶上都是用茅草盖的,院正屋是用来做了待客和老师休息的地方,左右两边的房舍是平日里上课的地方,院的左右两边还有一些屋舍,便是平日里这些学生们居住的地方了。
黎微和张妈妈下了车,然后盯着书院看了好半晌,最后才踏步往前走去,在门口的时候便被守门的童拦了下来。
“二位请止步,书院内禁止女眷踏入,不知二位寻哪位学,在下可代为通传。”那童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衣衫,头顶包了一块布,用一根灰色的绳绑着,中间头发卷出了一个圆包,布块的四边角随着风还轻轻飘起。
瞧着年纪也不过十岁,生得容貌一般,倒是将自己打理得很干净。
黎微笑了起来,一旁的张妈妈十分有礼道,“打扰了,我们家二少爷在书院读书,我们姐刚好路过,故来看看他,我家二少爷姓黎,单名安,字闻识”
黎安原本是没有字的,往日黎淮还洋洋自得的给自己取了一个‘淮西’的字,如今黎安重新上了书院念书,自然得有一个好字才好,于是他厚着脸皮去求了风老先生给他取一个。
风老先生见他去读书是为了识字不为功名,故此取了‘闻识’二字。
那童闻言有些惊愕,不过很快也反应过来了,“原来是找闻识学生的,姑娘稍等,我去寻人。”
童这心底也是疑惑的很,一般来这里书院的人家境皆是一般,最后也只是交得起这一年几两银的束脩钱,这位黎闻识他也是记得的,平日的日过得一般,怎么会有穿着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