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先生说:我们光是承受朝廷命官的光荣,而没什么可报效的,唯有爱护养育百姓,为国家培植元气,才是我们应尽的本分。书公刚到嘉定任职时,为了催缴赋税而设立了“甘限法”命令应缴赋税的人,自定期限数目缴交,到了期限能缴一半的人,就可获得优待,所以绝对不用杖罚。由于这种作法推行得当,使得缴税的人非常踊跃。只有少数几户积习不良的顽固人家,有时施以杖罚。书公看到这些捐献缴税的人非常多,恐怕有人会找理由不当借贷,就出示公告说,凡是要借贷的人,必须说明以后还债的期限。
每月遇到二、四、六、八日,公事办完了以后,马上就到学校听老师讲课。小孩子有意愿读书的,都可跟随老师听讲。每看过学生试卷后,都会加以批点,不分程度高下,在每位老师所讲的课程,都要引证到自己心性上。在教学上,不只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也常定一道政策上的题目,命每位学生回家仔细思考研究,了解清楚,想使学人能兼通经世济民的实务。
在审理狱政时,不全拘泥于律法规定,在你听讼断案时,有关孝悌忠信等道德训语,经常都挂在嘴上,能以和平恻隐之真心的来对待人,以至情去感化人。嘉定地区在书公治理一年后,诉讼案件变得非常少。又因为风俗而崇尚奢侈华丽嬉戏游玩,所以书公严加禁止,恳切劝导告诫,且又以身作则,这种不良风俗因而改变。
当时在市镇中,常有精于搏击好勇斗的狠之士,结成帮派扰乱治安,深为百姓,作为乡里百姓所苦。于是书公将他们情况考察清楚,并记下他们的姓名,没有立刻逮捕他们,等到有人前来控诉,就将他们全部拘禁,时时加以劝导,视其态度,果真悔过就释放;这样不到一个月,那些党羽全都解散成为良民。书公又亲手写《劝囚文》,并派遣官吏到监狱,为囚犯开课讲解,囚犯们都感动得痛苦失声了。
书公不但拥有清高节操,却也满腔热血爱民如子。当他因受连累而被上级革职时,百姓都很怨恨悲痛,为他打抱不平。当未离职时,大家为他彷徨不安,因而停止买卖;等到离职后,家家都为他祈祷祝福。做官做到这,才是大福报的人阿。
书公又在灵守县当知县时,恐怕乡下没知识的人无知,因而遍到各乡学讲课,使人人都知道,应该要做善事。凡向乡民讲解过的话,都汇集成一小册,印制出来流通。他说:这虽是一本小册子,如果每月初一、十五、各讲一次,那么它也能去除百姓的残暴习性而免于刑罚。这件事情上,只是一个开端而已,若能继续加以扩充延伸,使得家家户户道理都能明白,感化都能深刻,将邪恶污秽完全荡涤,残渣废物彻底消熔,成效如何呢?就要看今后继续的如何推行了
有一次,派车运送供上使用的石炭,本邑只有六辆骡车,看到其他县邑比本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