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三界外传> 27 诸葛村夫

27 诸葛村夫(2 / 4)

志,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恨谯周之人不会有多少。这首诗最大的亮点还是三、四句,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已经成为唐诗名句,流传千古,难能可贵。

第六名:薛逢《题筹笔驿》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

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这首诗高度评价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纵横开阖的政治军事风采,虽然并没有具体准确地表现诸葛亮的才华,而且陷于时运之论,但是,整首诗还是中规中矩,尤其点明《出师表》对后世的影响,也算是道出了实情。

第五名:汪遵《南阳》

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这首诗强调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颇有新意。当时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经基本结束,曹操、孙权崛起,诸葛亮难以独自起兵割据一方,所以,必须依附豪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成就了诸葛亮。但是,如果将这一层意思拔高,就违背历史事实。因为作为外来豪强,刘备要在荆州图谋发展,必须招揽当地人才,而诸葛亮是荆州士人最杰出代表,一定是刘备的首选,刘备三顾茅庐不完全是偶然。事实上,诸葛亮追随刘备后相当长时间里并没有得到重用,以至于入蜀、出峡这样的战略决策,诸葛亮也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永安宫托孤,受诏者也不是诸葛亮一人,还有李严,李严死后,诸葛亮方才大权独揽。

第四名:武少仪《诸葛丞相庙》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三、四句明言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是为了延续刘汉,落入俗套,但是,强调诸葛亮连吴对于蜀汉的意义,则是把握住了历史真相,可谓瑕瑜互见;七、八句选取一个极其生动的历史画面,表现诸葛亮的才气,可谓匠心之笔。这首诗赋予诸葛亮强烈的道德色彩,是对历史的误读,但是,又能够准确抓住诸葛亮的政治亮点,而且点面结合地表现,不失为上乘之作。

第三名: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二、三、四句以宇宙、万古为无限广阔的时空作为评价诸葛亮的历史背景,气象超然,典型的杜甫大手笔;五、六句将诸葛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