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怀着对三个人的好奇,饭馆掌柜的到桌前来搭讪,说三位客爷见谅,酒食粗陋请多担待。
查坨旦张目一望,到跟前来的人明显不是下人,话语行为亦有些风雅之相,但是语言虽和书本上的一般,举止行为却远不到位,因此他就断定这是个商人,这个饭馆掌柜的无疑。
有人近前搭讪,正是求之不得,查坨旦连忙起身搭话,说兄弟到了跟前,正是我有缘相邀,就请上座共饮几巡如何?
两个随从吃惊,头今天反常啊,怎么搭话就请啊?
他们不敢声张,抬眼去看饭馆掌柜的,之见这人倒是自来熟,捡了个凳子坐下了,从话语中两个随从也听得出此人是掌柜的,但是也忒拿自己不当外人了吧,三句话不来就坐到一张酒桌上来了。
要不说任何人之间在社会上是怎样的社会关系,酒桌上的四个人就提供了研究方法:这是三类人——官人、商人、下人。
就在此时、此地、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让他们坐在一起的原因正是社会关系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了解对方想法的需求。
查坨旦让店小二添了一套餐具,为饭馆掌柜的斟满了酒盏,然后起杯说为朋友的到来,我们共同喝一盏感情酒。
这个开头有些唐突,也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就喝上了,朋友了。这唐突?查坨旦此时不关心你是什么背景,他需要的也不是开怀畅饮,而是倾心相叙的朋友,他没有忘记这次出差是干啥来了。
酒过三巡,饭馆掌柜的就把话匣子打开了,他毫不掩饰地倾诉了自己在蟾城开饭馆的感怀,商人嘛,对于生意好,赚了银子自然是说的轻描淡写。
而最令他激动的是东蟾国王府的仁德,郑记窑场的红火,这些正是自己生意成功的根本,饭馆掌柜的如此感恩,也就很自然地顺着查坨旦的询问讲了下去——
这一讲就离不开百合王后了,从非凡的学问到辅助东蟾王执政,从走中原搬请技术人才到支持郑记窑场的生产开工,从体恤百姓到东蟾国的经济繁荣,把百合王后描写的就是个上方世界降下的观世音。
生意人看事情非常细致,这是习惯,囫囵吞枣的思维,做生意是要吃亏的,所以饭馆掌柜讲给查坨旦的并非是东蟾国繁荣的粗枝大叶,而是详细动人的故事情节,甚或是百合王后的传奇。
查坨旦感到浑身轻松起来,身子全无困乏之意,这顿饭他不仅是酒喝香甜饭吃饱,更令他心满意足的是,东蟾国之所以能够繁荣的详情,特别是百合王后与郑记窑场的紧密关系。
他带着两名随从回到客栈,把见闻做了详尽的记录,小心地收藏起来。
查坨旦按照金岩的嘱咐,需要把东蟾国察看的更加仔细,于是带着两名随从又在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