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古城寻踪> 第五章 东蟾国

第五章 东蟾国(1 / 4)

既然没这样的生身儿女,给儿子选个如此的王妃,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王子的事情王妃没有不操心的理由哇!萧妃虽然决心已定,高兴得几个夜里都没睡好觉,就等着皇帝的到来。

萧妃在皇帝面前那不卑不亢的文人气质,外柔内刚的性格,让一尊独大的皇上感到不舒服。但是给儿子讨封个王位,应该是顺风顺水的事情。

可是皇上从未提起,萧妃也一直没有开口,争讲、献媚的事她感到厌烦。表面上没有开口,心里却是火烧火燎一般,耶律桢自幼性格儒弱,遇到事情没有主见,你想这要是有了封地,做了王爷,由谁来当家做主呢?

这也是皇上的见解,三皇子软弱无能,什么都担当不了,你说能给他封个什么王,立不起门户来呀,皇上很气馁,只好在宫中养着了。

没有几天的功夫,皇上就来到了萧妃的身边,萧妃便把打算给三皇子封王纳妃的事说了。

皇上诧异,给三皇子封王,在情在理,可是这个主能胜任吗?尽管皇上心存顾虑,现在听了萧妃的诉求,还是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并说爱妃所言朕也觉得妥帖。

皇上也是不负责任,不管你行不行,就把封王的事当做人情送给了萧妃。他觉得这样做,也算是对三皇子的未来有个交代,行不行是你的事,封王不封王是我皇上的事。

封耶律桢什么王,封地在什么地方,这样的大事还要从长计议。

要说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地位,的确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如果不是百合来到萧妃身边,恐怕耶律桢这辈子只好养在皇宫中了。

百合如一盏文化的明灯,照亮了萧妃心中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让她认识到了中原文化的伟大。

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萧妃也竭力劝说皇上,说你看宋朝如此繁荣,其根本就在于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看依靠武力可以建立政权,但是却很难做到长治久安。

萧妃想把心里的话讲出来,她想说我们辽国年年侵犯中原,虽然是取得了许多胜仗,但是要想长久地统治中原,没有中原文化的根基是做不到的。

萧妃性格诚实,但是皇上已经不愿意听了,他不耐烦地反驳萧妃说,文化有什么用,没听说中原的哪个术士,在两军阵前读上一首诗,我们的勇士们就退兵了。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并没有制约宋朝皇帝和官吏的腐败,宋朝之所以连年吃败仗,一是因为我们耶律子孙的勇武,二是因为宋朝官吏的腐败,与文化无关。

皇上的一席话萧妃不能争论,本想着趁热打铁再夸耀百合,这下子好,不能接着这个话题唠了,就连百合就是中原的俘虏秦玉娇就更不能说了。

萧妃害怕皇上听出百合是中原人的口风,把耶律桢的婚事退了,所以萧妃见皇上已经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