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数量,而2nm级别的芯片,通路就是1/2nm的数量。”
nm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单位所有人都知道,简单心算一下,自然都明白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
“别说是3nm级别的提升,就算是0.5nm级的提升,对通路数量的影响也是几何倍数,我们目前成熟的芯片技术也才20nm,偶尔能做到10nm,和漂亮国他们确实相差太大,芯片性能大家应该也算得过来,苹果公司新出的A11芯片,几乎是全面碾压我们国内,包括高通公司的骁龙级,同样要高出我们不少。”
“但是”
说道这里,张祥脸上的笑容顿时更加丰富。
“光刻机方面我们没法在短期内超越,但我们却可以弯道超车。”
“以未来数据发展的趋势来看,大概会分为两个阶段,终端运行阶段和云端运行阶段。”
“这个我清楚。”
一个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人才站起身。
“终端运行阶段,就是类似于张祥教授刚刚说的那种,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自带的芯片,在收到网络端数据后,利用芯片性能进行解压,这个数据解压速度越快,用户的体验自然更好。”
“比如刚刚说到的A11,就可以将传输数据包至云端-返还数据包至终端-解压数据包-像素渲染-显示画面这几个阶段压缩在0.6秒之内,因此用户基本感受不到卡顿。”
“而骁龙芯片性能稍稍差一些,但散热方面却要比A11稍好,而且骁龙芯片采用的是即时加载模式,整体来说和A11差距不大。”
“而云端运行阶段,就是把这些线下的数据运行全部放到云端服务器进行!”
张祥连连点头。
“没错,芯片的存在,就是为了缓解数据提供端,也就是云端的运算压力,但手机,电脑等的发展模式,最终肯定是要向云端运行方向发展的。”
“就拿手机举例,只要能实现云端运行,那么手机的芯片,运行内存等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就可以全部取消,只要留一个信号收发器即可。”
“譬如打开一个网页,命令自手机信号收发器发出,而后在云端加载完毕,已经打开的网页信号直接从云端发射至信号收发器之内,信号以光速传播,加上信号基站的存在,回传到手机的速度可能只要0.01秒,甚至是0.01毫秒!”
到那个时候,手机就只需要一块屏幕,甚至大电池也完全可以抛弃。
手机的电量消耗,一大半都是用在了芯片运行方面,最后只剩下一块屏幕,也就只要维护屏幕亮度和收发信号就可以了。
根据柳萧的粗略估计,一个500毫安的电池,大概就能让这种新概念手机完美运行一天,而且永远也不会发